“今朝为此别,何处还相遇”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古诗作品《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为此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注释】
1、还:再
2、此:此处
【翻译】
悲伤地离开了亲爱的朋友,飘荡的小船进入了烟雾之中。归舟上是洛阳的游子,回头望去,看到广陵城的树,耳边响起残余的钟声。今天在这里和你分别,何处还能再相遇。世事就像波浪中的船,不论顺流逆流又怎么能停得住呢。
【鉴赏】
这首诗写于韦应物离开广陵(今江苏扬州)回洛阳去的途中。韦应物曾客游广陵,元大(大是排行,其人名字已不可考)是他在广陵的朋友,诗中用“亲爱”相称,可见彼此感情颇深。公元763年(代宗广德元年),韦氏被任命为洛阳丞,在乘船离开广陵赴任洛阳的时候,对元大校书非常怀念,于是写了这首诗寄给他。诗人在还能望见广陵城外的树和还能听到寺庙钟声的时候,就想起要写诗寄给元大了。
前四句写离情。“凄凄去亲爱”,诗人与朋友分离,感到很悲伤。诗中以“亲爱”二字相称,可见彼此友谊很深,一旦分别,自然依依不舍。但船终于启行了,一会便飘荡在迷茫的烟雾之中,友人的身影虽已消失,诗人还不停地回望广陵城。正在这时,诗人忽然听到广陵寺庙里的钟声,从朦胧的烟树中隐隐传来,他的心情更觉难过。
接着后四句抒发感慨。诗人望着滚滚东流、一去不返的江水,禁不住感叹道:“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分别容易重逢难,这后会之期就难以预料了。
但另一方面,他又自我宽慰:“世上波上舟,沿洄安得住!”意谓:自己的身世飘浮不定,有如波上的行舟,要么给流水带走,要么在风浪里打转,世事怎能由个人作主呢?末两句蕴含身世之感。
表面看来这首诗,写得平淡无奇,但细加体味,却感内蕴深厚。特别是“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两句,以景喻情,言简意深。试想:船已“泛泛入烟雾”,渐行渐远,可是诗人还忍不住凝望着广陵城外迷蒙的树林,迷恋地倾听寺庙里传来的残钟余音。诗人对广陵之物的依恋,实则是对挚友的依恋。这两句虽不着情语,却处处透出依依惜别之情,可谓情景交融,含蓄不尽。(《唐诗别裁》)表面平淡,内蕴丰厚,正是韦应物诗歌创作的主要特色。
相关阅读
1 意长翻恨游丝短,尽日相思罗带缓。宝奁明月不欺人,明日归来君试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意长翻恨游丝短,尽日相思罗带缓。宝奁明月不欺人,明日归来君试看出自宋朝诗人严仁的作品《玉楼春春思》,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风只在园西畔,荠菜花繁蝴蝶乱。冰池晴绿照还空 【查看全文】
2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古风齐有倜傥生》,其古诗全文如下: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 【查看全文】
3 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晚桃花》,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树红桃亚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 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 寒地生材遗校易, 【查看全文】
4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出自唐朝诗人王观的古诗作品《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 【查看全文】
5 铁马云雕久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铁马云雕久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过五丈原》,其古诗全文如下: 铁马云雕久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 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 下国卧龙空寤主 【查看全文】
6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古诗作品《七律和柳亚子先生》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