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道昔归顺,西郊胡正繁”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至德二载》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此道昔归顺,西郊胡正繁。
至今残破胆,应有未招魂。
近得归京邑,移官岂至尊。
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
【注释】
⑴至德二载:公元757年。载,唐自玄宗天宝三年改“年”为“载”,至肃宗乾元元年又改为“年”。
⑵此道:指金光门。昔归顺:指至德二载投奔凤翔时,长安西边的胡骑正甚繁乱。归顺:指逃脱叛军归凤翔,投奔肃宗。
⑶正:一作“骑”。胡:这里指安禄山部队。
⑷破胆:丧胆,惊骇。
⑸未招魂:指活人的神魂,意谓推想叛军占据时,臣民神魂惊散之常,应有未招而不归之魂。未,一作“犹”。
⑹近侍:指拜左拾遗。侍,一作“得”。京邑:指华州,因系畿县,距京城长安不远。
⑺移官:调动官职,指由左拾遗外放为华州司功参军。岂至尊,难道出自皇帝之意。岂,一作“远”。
⑻千门:原指宫中的门户,这里借代宫殿,形容其建筑宏伟,门户很多。
【翻译】
当初从叛军占领的长安逃出归往行在的时候,走的就是这个门。当时西郊驻扎的敌人很多,往来调动甚频。真是危险极了,直到现在想起来还觉得胆战心惊。那时更是吓破了胆,至今彷佛还有未招回的魂。自从担任左拾遗这近侍之官,随着鸾与回到京邑。如今被放为外任之官,又哪里是圣上的本心!是因为我自己不争气,没有才干,而日渐衰老。但我依旧不愿离去,驻马回望帝都的万户千门。
【鉴赏】
首联扣题,从“悲往事”写起,述说往日虎口逃归时的险象。“胡正繁”有两层含义:一是说当时安史叛军势大,朝廷岌岌可危;二是说西门外敌人多而往来频繁,逃出真是太难,更能表现出诗人对朝廷的无限忠诚。
颔联“至今”暗转,进一步抒写昔日逃归时的危急情态,伸足前意而又暗转下文,追昔而伤今,情致婉曲。章法上有金针暗度之效,浦起龙《读杜心解》卷三之一评云:“题曰‘有悲往事’,而诗之下截并悲今事矣。妙在三、四句说往事,却以‘至今’而言,下便可直接移掾矣。”指的正是这一点。
颈联转写今悲,满腔忠心却遭外贬,本是皇帝刻薄寡恩,是皇帝自己疏远他,可诗人却偏说“移官岂至尊”,决无埋怨皇帝之意,故成为杜甫忠君的美谈。元人赵汸《杜律赵注》卷上评云:“子美乃心王室,出于天性。故身陷贼中而奋不顾死,间道归朝。及为侍从,虽遭谗被黜,而终不能忘君。”但若仔细体会,杜甫在这两句中还是含有怨艾之情的,只不过是说得婉曲罢了。
尾联在自伤自叹中抒写眷恋朝廷不忍遽去的情怀。感情复杂而深婉,真是“一句一转,风神欲绝。实公生平出处之大节。自觉孤臣去国,徘徊四颅,凄怆动人”(吴瞻泰《杜诗提要》卷七)。对全诗之评价,清人黄生较为公允中肯:“前半具文见意。拔贼自归,孤忠可录;坐党横斥,臣不负君,君自负臣矣。后半移官京邑,但咎己之无才;远去至尊,不胜情之瞻恋。立言忠厚,可观可感”。
相关阅读
1 芳菲易老,故人难聚。到此翻成轻误。阆苑仙遥,蛮笺纵写、何计传深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芳菲易老,故人难聚。到此翻成轻误。阆苑仙遥,蛮笺纵写、何计传深诉出自宋朝诗人解昉的作品《永遇乐春情》,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暖莺娇,露浓花重,天气和煦。院落烟收,垂杨 【查看全文】
2 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古诗作品《少年游并刀如水》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查看全文】
3 青雀几时裁锦字,玉虫连夜翦春旙。不禁辛苦况相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青雀几时裁锦字,玉虫连夜翦春旙。不禁辛苦况相关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浣溪沙记绾长条欲别难》,其古诗全文如下: 记绾长条欲别难,盈盈自此隔银湾。便无风雪也摧残。 【查看全文】
4 冰澌细响长桥,荡波底蛟腥,不涴霜锷。乌丝醉墨,红袖暖、十里湖山行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冰澌细响长桥,荡波底蛟腥,不涴霜锷。乌丝醉墨,红袖暖、十里湖山行乐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瑶华分韵得作字戏虞宜兴》,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风采石,羽扇挥兵,认紫骝飞 【查看全文】
5 无由共攀折,引领望金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无由共攀折,引领望金扉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咏邻女东窗海石榴》,其古诗全文如下: 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 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 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 愿为东 【查看全文】
6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其古诗全文如下: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