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10:11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作品《二月二日》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注释】
  ⑴二月二日:蜀地风俗,二月二日为踏青节。
  ⑵东风:春风。笙:一种管乐器。它是用若干根装有簧的竹管和一根吹气管装在一个锅形的座子上制成的。
  ⑶花须:花蕊,因花蕊细长如须,所以称为花须。柳眼:柳叶的嫩芽,因嫩芽如人睡眼方展,所以称为柳眼。无赖:本指人多诈狡狯,这里形容花柳都在任意地生长,从而撩起游人的羁愁。
  【翻译】
  二月二日,是蜀中的踏青节,我独自漫步在江边。沐浴着温暖的春日、和煦的春风,我听到远处传来悠扬的笙歌。在这早春啊,花朵吐出了花蕊,细长如须;柳树长出了嫩叶,细小如眼,各自可爱无比。岸边,紫蝶和黄蜂在花柳间穿梭追逐,缠绵多情。客居异乡,我多想回到万里之隔的家乡啊,过着陶渊明那样的隐居生活。可如今,三年来我却一直在柳营任事,不曾回乡。新滩碧波荡漾,流水淙淙。它们不能理解我的羁旅愁思之情,那盈耳不绝的流水声,听起更像午夜时檐上滴落的凄凄风雨声。
  【赏析】
  诗的首句“二月二日江上行 ”,点明踏青节江上春游。次句“东风日暖闻吹笙 ”,写江行游春的最初感觉和印象。和煦的东风,温暖的旭日,都散发着融和的春意,就是那笙声,也似乎带着春回大地的暖意。笙簧畏潮湿,天寒吹久则声涩不扬,须以微火香料暖笙。东风日暖,笙自然也簧暖而声清了。“闻吹笙”和“东风日暖”分别从听觉和感觉写出了踏青江行的感受——到处是暖洋洋的春意。
  颔联“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写江上春色。如果说首联还是描写刚接触外界事物时一种自然的感受,这一联则是有意寻春、赏春了。花、柳、蜂、蝶,都是春天最常见的事物,是春天生命与活力的标志,红(花)、绿(柳)、黄、紫,更写出了春天绚烂色彩。但这一联不仅抒写诗人对美丽春色的流连陶醉,而且委婉透露出因美好春色而触动的伤感。“无赖”即“ 无心”,与“有情”相对。花、柳是没有人的感觉和感情的事物,它只按自然规律行事,春天来了,便吐蕊、长叶,在东风旭日中显示出生命的活力,散发着春天的气息,而不顾人的悲欢哀乐,故源“无赖 ”。蜂、蝶是有生命的动物,春到人间,穿花绕柳,翩翩飞舞,像是满怀喜悦宣告着春天的来临,故说“有情 ”。然而,不管是无心的花柳,还是有情的蜂蝶,它们作为春色的标志,生命活力的象征,又都和失去了生命春天的诗人形成鲜明对照。细味“各”字、“俱”字,不难发觉其中透露出的隐痛。诗人写江间春色,写物遂其情,正是为了要反衬出自己的沉沦身世与凄苦心境。何焯说:“前半逼出忆归,如此浓至,却使人不觉 ”。这“不觉”正是诗的蕴藉处。


相关阅读
1 锦水东北流,波荡双鸳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锦水东北流,波荡双鸳鸯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白头吟二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锦水东北流,波荡双鸳鸯。 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 宁同万死碎绮翼,不忍云间两分张。 【查看全文】

2 唱得凉州意外声,旧人唯数米嘉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唱得凉州意外声,旧人唯数米嘉荣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古诗作品《与歌者米嘉荣》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唱得凉州意外声,旧人唯数米嘉荣。 近来时世轻先辈,好染髭须事后生 【查看全文】

3 九曲池头三月三。柳毵毵。香尘扑马喷金衔。涴春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九曲池头三月三。柳毵毵。香尘扑马喷金衔。涴春衫出自宋朝诗人贺铸的作品《梦江南九曲池头三月三》,其古诗全文如下: 九曲池头三月三。柳毵毵。香尘扑马喷金衔。涴春衫。 苦笋 【查看全文】

4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古诗作品《秋夕》第一二句,其全诗文如下: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注释】 【查看全文】

5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出自唐朝诗人綦毋潜的古诗作品《春泛若耶溪》第九十句,其全文如下: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 【查看全文】

6 昔闻李供奉,长啸独登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昔闻李供奉,长啸独登楼出自明朝诗王世贞的作品《登太白楼昔闻李供奉》,其古诗全文如下: 昔闻李供奉,长啸独登楼。 此地一垂顾,高名百代留。 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门秋。 欲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