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10:17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出自唐朝诗人许浑的古诗作品《塞下曲》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注释】
  桑乾(gān)北:桑乾河北岸。桑乾河,永定河的上游,发源于山西,流经华北平原。
  秦兵:唐都在关中,是秦朝旧地,所以称唐军为“秦兵”。半不归:一半回不来,指战死。
  乡信:家乡来信。
  犹自:仍然。寒衣:御寒的衣服。
  【翻译】
  桑乾河北边一场夜战,秦地士兵一半未能归营。早晨后方送来一位士兵的家信,告诉他寒衣已经寄来。
  【赏析】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前两句仅用十个字描写了发生在桑乾河北的夜战。这次夜战的结果,使得半数左右的战士再没有回来。这种情形是战争年代很普通、也很真实的悲剧。此诗仅用纯客观的叙事,真实地反映一场战争。表面看来,作者对此战争未附以感情色彩,但从他描写战争造成的惨重伤亡看,他是十分同情在战争中牺牲的战士,是不赞成这场战争的。另外,诗人说的是桑乾河“北”而非“南”。倘若是在河的南岸作战,那主要是防守;如今却打到了河的北岸,那就是主动方了。主动出击而被打败,其责任在于攻方的决策者、指挥者。这便给与了上层统治者无声的批评。由于作者许浑生活在中唐时代,唐朝已日益走下坡路,边塞诗多染上了时代的感伤情绪。此诗基调是凄婉、哀伤的。唐代诗人写边塞战争,一般习惯于以“汉”代“唐”,但许浑在这里用了“秦”,主要原因是考虑到用“汉”在音律方面犯了“孤平”。从另一方面,将唐王朝比做“暴秦”,或许也折射出对统治者的不满。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这两句运用“以一总万”的手法,在成千上万的牺牲者中挑出某一位战士,写在他牺牲的次日早晨有家信寄来,信中告诉他御寒的衣服已经寄出。上半首简单叙述了一次惨重的边塞战争,下半首说战士的家人来信寄冬衣的事。都不是什么特殊的内容,勾勒得也非常简单平实,但这两个场面紧密地安排在一起却产生了强烈的效果:一夜之隔,顿成阴阳之隔。仅仅差了一个晚上,寄给战士的家信战士再也看不到;信中说缝制的御寒衣服也已寄出,可是再没有人收取它了。此时此刻,阵亡的战士其尸骨抛掷在昨夜的战场,再也不需要寒衣,再也不会感受到亲人的眷念之情了,而家人却仍翘首以待,等待他的回信,等待他报以平安,等待他某一天从战场归来……悲剧效果就这样由于结构安排而产生。犹如电影中的蒙太奇,死亡与等待在同一个时间里交叠,让观者陷入思考,对牺牲者和家属寄予深刻的同情,同时批评残酷的战争。
  这首诗诗人不发任何议论,而倾向性却从作者提炼出来的典型事件上自然地流露出来,短小中见深刻。艺术风格显得自然、平淡、质朴。但平淡并不浅露,思想深刻,耐人寻味,又能平中见奇,善作苦语,奇警动人。


相关阅读
1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出自于诗经作品《摽有梅》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 【查看全文】

2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天末怀李白》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 【查看全文】

3 西北有织妇,绮缟何缤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西北有织妇,绮缟何缤纷出自东晋诗人曹植的作品《杂诗西北有织妇》,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北有织妇,绮缟何缤纷。 明晨秉机杼,日昃不成文。 太息终长夜,悲啸入青云。 妾身守空 【查看全文】

4 西施醉舞娇无力,笑倚东窗白玉床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西施醉舞娇无力,笑倚东窗白玉床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口号吴王美人半醉》,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动荷花水殿香,姑苏台上宴吴王。 西施醉舞娇无力,笑倚东窗白玉床。 【注释】 【查看全文】

5 华鬓星星,惊壮志成虚,此身如寄。萧条病骥。向暗里、消尽当年豪气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华鬓星星,惊壮志成虚,此身如寄。萧条病骥。向暗里、消尽当年豪气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双头莲呈范至能待制》,其古诗全文如下: 华鬓星星,惊壮志成虚,此身如寄。萧条病 【查看全文】

6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出自唐朝诗人寒山的作品《杳杳寒山道》,其古诗全文如下: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