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10:19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词作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第二句,其全文如下: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注释】
  1、舞榭:榭:建筑在高土台上的敞屋。指歌舞场所
  【翻译】
  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
  【赏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 ,辛弃疾六十六岁。当时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担任镇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从表面看来,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然而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辛弃疾到任后, 一方面积极布置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识到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孤危,深感很难有所作为。辛弃疾支持北伐抗金的决策,但是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的作法,又感到忧心忡忡,他认为应当做好充分准备,绝不能草率从事,否则难免重蹈覆辙,使北伐再次遭到失败。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一次他来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词中佳作。
  词以“京口北固亭怀古”为题。京口是三国时吴大帝孙权设置的重镇,并一度为都城,也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生长的地方。面对锦绣江山,缅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正是像辛弃疾这样的志士登临应有之情,题中应有之意,词正是从这里着笔的。
  上片怀古抒情。第一第二句中,“千古”,是时代感,照应题目“怀古”;“江山”是现实感,照应题目“京口北固亭”。作者站在北固亭上瞭望眼前的一片江山,脑子里一一闪过千百年来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他首先想到三国时吴国的皇帝孙权,他有着统一中原的雄图大略,在迁都建业以前,于建安十四年(209)先在京口建“京城”,作为新都的屏障,并且打垮了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国家。可是如今,像孙权这样的英雄已无处寻觅的了。诗人起笔便抒发其江山依旧,英雄不再、后继无人的感慨。而后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在上句的基础上推进一层,非但再也找不到孙权这样的英雄人物,连他当年修建的“舞榭歌台”,那些反映他光辉功业的遗物,也都被“雨打风吹去”,杳无踪迹了。


相关阅读
1 在彼无恶,在此无斁。庶几夙夜,以永终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在彼无恶,在此无斁。庶几夙夜,以永终誉出自于诗经作品《振鹭》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振鹭于飞,于彼西雍。我客戾止,亦有斯容。 在彼无恶,在此无斁。庶几夙夜,以永终誉。 【查看全文】

2 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其古诗全文如下: 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 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注释】 ①悼伤:即悼 【查看全文】

3 欲徇五斗禄,其如七不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欲徇五斗禄,其如七不堪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作品《京还赠张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拂衣何处去,高枕南山南。 欲徇五斗禄,其如七不堪。 早朝非晚起,束带异抽簪。 因向智者说 【查看全文】

4 来洞口,望烟分,刘阮不归春日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来洞口,望烟分,刘阮不归春日曛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作品《天仙子金似衣裳玉似身》,其古诗全文如下: 金似衣裳玉似身,眼如秋水鬓如云,霞裙月帔一群群。 来洞口,望烟分,刘阮 【查看全文】

5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晓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晓鸦出自宋朝诗人戴复古的古诗作品《淮村兵后》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晓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注释 【查看全文】

6 黄鹤楼头月午。奏玉龙、江梅解舞。薰风紫禁,严更清梦,思怀几许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黄鹤楼头月午。奏玉龙、江梅解舞。薰风紫禁,严更清梦,思怀几许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水龙吟外湖北岭云多》,其古诗全文如下: 外湖北岭云多,小园暗碧莺啼处。朝回胜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