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词作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第四句,其全文如下: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注释】
1、“想当年”三句:刘裕曾两次领晋军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
【翻译】
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
【赏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 ,辛弃疾六十六岁。当时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担任镇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从表面看来,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然而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辛弃疾到任后, 一方面积极布置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识到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孤危,深感很难有所作为。辛弃疾支持北伐抗金的决策,但是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的作法,又感到忧心忡忡,他认为应当做好充分准备,绝不能草率从事,否则难免重蹈覆辙,使北伐再次遭到失败。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一次他来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词中佳作。
词以“京口北固亭怀古”为题。京口是三国时吴大帝孙权设置的重镇,并一度为都城,也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生长的地方。面对锦绣江山,缅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正是像辛弃疾这样的志士登临应有之情,题中应有之意,词正是从这里着笔的。
上片怀古抒情。第一第二句中,“千古”,是时代感,照应题目“怀古”;“江山”是现实感,照应题目“京口北固亭”。作者站在北固亭上瞭望眼前的一片江山,脑子里一一闪过千百年来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他首先想到三国时吴国的皇帝孙权,他有着统一中原的雄图大略,在迁都建业以前,于建安十四年(209)先在京口建“京城”,作为新都的屏障,并且打垮了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国家。可是如今,像孙权这样的英雄已无处寻觅的了。诗人起笔便抒发其江山依旧,英雄不再、后继无人的感慨。而后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在上句的基础上推进一层,非但再也找不到孙权这样的英雄人物,连他当年修建的“舞榭歌台”,那些反映他光辉功业的遗物,也都被“雨打风吹去”,杳无踪迹了。
相关阅读
1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出自宋朝诗人秦观的作品《行香子树绕村庄》,其古诗全文如下: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 【查看全文】
2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出自唐朝诗人陶渊明的作品《读山海经孟夏草木长》,其古诗全文如下: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 【查看全文】
3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出自唐朝诗人刘叉的作品《偶书》,其古诗全文如下: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注释】 ⑴扶桑:神 【查看全文】
4 西窗夜凉雨霁。叹幽欢未足,何事轻弃。问后约、空指蔷薇,算如此溪山,甚时重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西窗夜凉雨霁。叹幽欢未足,何事轻弃。问后约、空指蔷薇,算如此溪山,甚时重至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解连环玉鞭重倚》,其古诗全文如下: 玉鞭重倚。却沈吟未上,又索离思 【查看全文】
5 今日涧底松,明日山头檗。愁到天池翻,相看不相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今日涧底松,明日山头檗。愁到天池翻,相看不相识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房中曲》,其古诗全文如下: 蔷薇泣幽素,翠带花钱小。娇郎痴若云,抱日西帘晓。 枕是龙宫石,割得 【查看全文】
6 衾凤冷,枕鸳孤,愁肠待酒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衾凤冷,枕鸳孤,愁肠待酒舒出自宋朝诗人晏几道的作品《阮郎归旧香残粉似当初》,其古诗全文如下: 旧香残粉似当初,人情恨不如。一春犹有数行书,秋来书更疏。 衾凤冷,枕鸳孤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