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喜小儿亡赖,溪头正剥莲蓬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10:20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正剥莲蓬”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词作品《清平乐·村居》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正剥莲蓬。
  【注释】
  1、亡赖:“亡”在这里念"wu",这里指顽皮、淘气
  2、卧:趴
  【解说】
  大儿子在溪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家门口编织鸡笼。最有趣的是三儿子,他是那么调皮地玩耍,躺卧在溪边剥莲蓬吃。
  【鉴赏】
  下阕四句,采用白描手法,直书其事,和盘托出三个儿子的不同形象。大儿子是家中的主要劳力,担负着溪东豆地里锄草的重担。二儿子年纪尚小,只能做占铺助劳动,所以在家里编织鸡笼。三儿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调皮玩耍,看他躺卧在溪边剥莲蓬吃的神态,即可知晓。这几句虽然极为通俗易懂,但却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描绘出耐人寻味的意境。尤其是小儿无拘无束地剥莲蓬吃的那种天真活泼的神情状貌,饶有情趣,栩栩如生,可谓是神来之笔,古今一绝!“无赖”,谓顽皮,是爱称,并无贬意 。“卧”字的用得极妙它把小儿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所谓一字千金,即是说使用一字,恰到好处,比坐、躺、趴等用的更妙,就更能给全句或全词增辉。这里的“卧”字正是如此。
  在艺术结构上,全词紧紧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从词的意境来看,茅檐是靠近小溪的。另外 ,“溪上青青草、”“大儿锄豆溪东”,“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四句,连用了三个“溪”字,使得画面的布局紧凑。所以,溪”字的使用,在全词结构上起着关键作用。
  在写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这本来是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东西,然而作者把它们组合在一个画面里,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在写人方面,翁媪饮酒聊天,大儿锄草,中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蓬。通过这样简单的情节安排http:///c/2511.html,就把一片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了。给人一种诗情画意 ,清新悦目的感觉,这样的构思巧妙、新颖,色彩协和、鲜明,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从作者对农村清新秀丽 、朴素雅静的环境描写,对翁媪及其三子形象的刻画,表现出词人喜爱农村和平宁静的生活。这首词 ,是作者晚年遭受议和派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写的,词作描写农村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生活,并不能说是作者对现实的粉饰。从作者一生始终关心宋朝恢复大业来看,他向往这样的农村生活 ,因而会更加激起他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热忱。就当时的情况来说,在远离抗金前线的村庄,这种和平宁静的生活,也是存在的,此作并非是作者主观想象的产物,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相关阅读
1 流莺有情亦念我,柳边尽日啼春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流莺有情亦念我,柳边尽日啼春风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对酒闲愁如飞雪》,其古诗全文如下: 闲愁如飞雪,入酒即消融。 好花如故人,一笑杯自空。 流莺有情亦念我,柳边尽日啼 【查看全文】

2 秦地少年多酿酒,已将春色入关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秦地少年多酿酒,已将春色入关来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及第后寄长安故人》,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 秦地少年多酿酒,已将春色入关来。 【翻译】 【查看全文】

3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放言五首其一》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甯子解佯愚。 【查看全文】

4 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回首送春拼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回首送春拼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蝶恋花京口得乡书》,其古诗全文如下: 雨后春容清更丽。只有离人,幽恨终难 【查看全文】

5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出自宋朝诗人王安石的作品《明妃曲二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 【查看全文】

6 幽闺欲曙闻莺转,红窗月影微明。好风频谢落花声。隔帷残烛,犹照绮屏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幽闺欲曙闻莺转,红窗月影微明。好风频谢落花声。隔帷残烛,犹照绮屏筝出自唐朝诗人毛熙震的作品《临江仙幽闺欲曙闻莺转》,其古诗全文如下: 幽闺欲曙闻莺转,红窗月影微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