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出自宋朝诗人晏殊的古诗词作品《寓意》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注释】
1、伤酒:饮酒过量导致身体不舒服
2、萧索:缺乏生机
3、禁烟:指寒食节禁烟火
【翻译】
唉,往事如烟,我喝着酒打发走一天又一天,是那么的伤怀寂寞;眼前凄凉的寒食节,怎不令我加倍地思念你的芳踪。我的心,你知道么?想寄封信儿告诉你,这层层的山,道道的水,又怎能到得了你的手中。
【赏析】
颈联“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写眼前苦况,欲遣不能。多少日子以来只凭杯酒解闷,由于饮得过最,形容憔悴,心境凄凉。“伤酒”两字,诗人颓唐、沮丧的形象可见。眼前又是寒食禁烟之际,更添萧索之感。
末联宕开一笔,由设问自答作结,深化了主题。诗人似乎想从悱恻的感伤中挣脱出来,探索寄书的途径,去寻觅失去了的爱情。但问得深切,答得无情。“水远山长处处同”一句,乃斩钉截铁之语,如瓶落井,一去不回。原来摆在诗人面前的不是一般险阻,而是永远冲不破的障碍。这两句看似寻常平直,却是全诗中决绝语,最为沉痛哀怨。晏殊在《鹊踏枝》词中有“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说的情景与本诗类似,都有一种难言之隐。但这首诗寓意更深。“知何处”,一切尚在不解之中,使人感到怅惘;“处处同”则已无疑可置,只有绝望之情。这种情绪在首联已暗暗流露,然后曲折道出,由结句点破,情长怨深。“处处同”三字弦外有音,寻绎其意,乃人事阻隔,才处处有碍,无路可通。此联“妙在能使人思”(钟惺《古诗归》)。
此诗通篇运用含蓄手法,“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司马光《迂叟诗话》)“怨别”乃全诗主旨。字面上不著一“怨”字,怨在语言最深处。“不再逢”、“任西东”,怨也;“溶溶月”、“淡淡风”,怨也;“寂寥”、“萧素”、“水远山长”,无一不怨。“处处同”则是怨的高潮。章节之间起承转合,首尾呼应也都以“怨”贯串,此其一。其二,含蓄又通过比拟手法表现出来。“油壁香车”、“峡云无迹”、“水远山长”,托物寓意,言近旨遥,“婉转附物,怊怅情切沙(《文心雕龙》)。其三,写景寄兴,“梨花”、“柳絮”二句出之以景语,却渗透、融汇了诗人的主观情绪,蕴藉传神。
晏殊这首诗一名《无题》,在风格上学李商隐的无题诗,运用含蓄的手法,表现自己伤别的哀思。诗在表现上,则将思想藏在诗的深处,通过景语来表达,然后在景语中注入强烈的主观色彩,这样,诗便显得幽迷怨旷。与李商隐诗风不同的是,晏殊这首诗清而不丽,也没有堆砌典故,所以呈现出一派淡雅与疏宕。
相关阅读
1 千万缕、藏鸦细柳,为玉尊、起舞回雪。想见西出阳关,故人初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千万缕、藏鸦细柳,为玉尊、起舞回雪。想见西出阳关,故人初别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琵琶仙双桨来时》,其古诗全文如下: 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歌扇轻约飞花, 【查看全文】
2 花门剺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花门剺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哀王孙》,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 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 金鞭断折九马死,骨 【查看全文】
3 一尺深红蒙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一尺深红蒙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古诗作品《南歌子词二首》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尺深红蒙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查看全文】
4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出自南北朝诗人曹植的作品《七哀诗明月照高楼》,其古诗全文如下: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客子妻。 君行 【查看全文】
5 遍村开田起窑灶,望青斫木作楼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遍村开田起窑灶,望青斫木作楼橹出自宋朝诗人刘克庄的作品《筑城行万夫喧喧不停杵》,其古诗全文如下: 万夫喧喧不停杵,杵声丁丁惊后土。 遍村开田起窑灶,望青斫木作楼橹。 【查看全文】
6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出自唐朝诗人李颀的古诗词作品《送魏万之京》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