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词作品《孤雁》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注释】
1、饮啄:饮水,听懂食物
2、念群:想念鸟群
【解说】
一只离群的孤雁,它不喝水不啄食,只是一个劲地飞着叫着,思念和追寻着它的伙伴。又有谁来怜惜这浩渺天空中的孤雁呢。
【鉴赏】
依常规方法,咏物诗以曲为佳,以隐为妙,所咏的事物是不宜直接说破的。杜甫则不是这样,他开篇即唤出“孤雁”,而这只孤雁不同一般,它不饮,不啄,只是一个劲地飞着,叫着,声音里透出,它非常想念它的同伴。不单是想念,而且还拼命追寻,是一只情感热烈而执着的“孤雁”。清人浦起龙评价说:“‘飞鸣声念群’,一诗之骨”(《读杜心解》),是抓住了要领的。
第二联境界忽然开阔。高远浩茫的天空中,这小小的孤雁仅是“一片影”,它与雁群相失在“万重云”间,此时此际显得惶急、焦虑和迷茫。天高路遥,云海迷漫,它不知道往何处去找失去的伴侣。这一联以“谁怜”二字设问,这一问,将诗人胸中的情感滚滚流出:“孤雁儿啊,我不正和你一样凄惶么?天壤茫茫,又有谁来怜惜我呢?”诗人与雁,“物我交融”,浑然一体了。清人朱鹤龄评注这首诗说:“此托孤雁以念兄弟也”,而且诗人所思的不单是兄弟,还包括他的亲密的朋友。经历了安史之乱,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可他无时不渴望骨肉团聚,无日不梦想知友重逢,这孤零零的雁儿,寄寓了诗人自己的影子。
相关阅读
1 还似昔年残梦里,透帘斜月独闻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还似昔年残梦里,透帘斜月独闻莺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宿城南亡友别墅》,其古诗全文如下: 水流花落叹浮生,又伴游人宿杜城。 还似昔年残梦里,透帘斜月独闻莺。 【注释】 【查看全文】
2 海南奇宝。铸出团团如栲栳。曾到昆仑。乞得山头玉女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海南奇宝。铸出团团如栲栳。曾到昆仑。乞得山头玉女盆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减字木兰花海南奇宝》,其古诗全文如下: 海南奇宝。铸出团团如栲栳。曾到昆仑。乞得山头玉女盆 【查看全文】
3 冷红叶叶下塘秋。长与行云共一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冷红叶叶下塘秋。长与行云共一舟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忆王孙冷红叶叶下塘秋》,其古诗全文如下: 冷红叶叶下塘秋。长与行云共一舟。 零落江南不自由。两绸缪。料得吟鸾夜夜 【查看全文】
4 驰道杨花满御沟,红妆漫绾上青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驰道杨花满御沟,红妆漫绾上青楼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作品《青楼曲二首》,其古诗全文如下: 驰道杨花满御沟,红妆漫绾上青楼。 金章紫绶千余骑,夫婿朝回初拜侯。 【注释】 ⑻ 【查看全文】
5 四大从来都遍满,此间风水何疑。故应为我发新诗。幽花香涧谷,寒藻舞沦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四大从来都遍满,此间风水何疑。故应为我发新诗。幽花香涧谷,寒藻舞沦漪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临江仙风水洞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四大从来都遍满,此间风水何疑。故应为 【查看全文】
6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鸾镜鸳衾两断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鸾镜鸳衾两断肠出自南北朝诗人李煜的作品《南乡子细雨湿流光》,其古诗全文如下: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烟锁凤楼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