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炉香尽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10:34

  “金炉香尽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出自宋朝诗人王安石的古诗词作品《春夜》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金炉香尽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注释】
  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
  翦翦:形容初春的寒风削面,尖刻刺骨
  【翻译】
  夜已经深了,香炉里的香早已经燃尽,漏壶里的水也快漏完了。后半夜的春风给人带来阵阵的寒意。然而春天的景色却使人心烦意乱,只看见随着月亮的移动,花木的影子悄悄地爬上了栏杆。
  【赏析】
  这首绝句和杜甫的五言律诗《春宿左省》属于同一题材:“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这首诗的前两句相当于杜诗的前两联,都是写景。首句是视觉加听觉,以动衬静。王安石写的是春天拂晓时的景象;杜甫则因仿佛听到有人开宫门的钥匙声,和百官上朝的马铃声而睡不着,其意义相对要小些,这是由于两人的地位悬殊太大造成的。次句以触觉写出了香尽漏残、黎明破晓时分的夜寒意。第三句叙事夹抒情,诗人所追求的是杜甫所想要的“君臣已与时际会”,这激动人心的时候就要到来,他不只是像杜甫“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那样睡不着觉。但诗人留下问题:为什么“眠不得”,春色为何“恼人”,诗人故意不说原因。“恼”字在此处是反义正用,不能作恼恨的“恼”理解,应作“撩”解,杜甫诗“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中的“恼”字即是“撩”的意思,绝不是苦恼得不能成眠。最后一句以景结情:但只见月亮移动,照出花影,斜映在庭院里的栏干上。诗贵含蓄,此诗除第三句外,字字写景,情隐词外。
  这首诗的内在抒情曲折而深沉,外在表向却是春夜清幽美景,创作手法高明。诗中处处紧扣着深夜,却又没有一句直接说到夜已如何,而只写夜深时的种种景象。诗人没有正面写对人的怀念,而是通过香尽漏残、月移风寒,写出时光的推移,从而表明诗人徘徊之久和怀想之深。表面上是这庭院夜色搅乱了诗人的清梦,实际上是由于对远方的人强烈的思忆,使诗人感到眼前的春色倍加恼人,感情表达得含蓄、曲折而深沉,有着余而不尽之意。
  诗人所描写的皇宫春晓的迷人景色,和杜甫“九重春色醉仙桃”,贾至“禁城春色晓苍苍”,岑参“莺啭皇州春色阑”的用意是一样的,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大好的景色象征大好的形势。如果没有“月傍九霄多”,就不会有“花影上栏干”,由此可见,王安石是参透了杜甫《春宿左省》后才动笔的。
  所以说,这一首政治抒情诗。王安石是借用爱情诗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春风得意之情。


相关阅读
1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出自宋朝代诗人晏殊的古诗作品《玉楼春绿杨芳草长亭路》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 【查看全文】

2 古屋寒窗底,听几片、井桐飞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古屋寒窗底,听几片、井桐飞坠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作品《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其古诗全文如下: 叶下斜阳照水,卷轻浪、沉沉千里。桥上酸风射眸子。立多时,看黄昏灯火市。 【查看全文】

3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日暮》,其古诗全文如下: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 【查看全文】

4 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出自唐朝诗人李端的古诗作品《拜新月》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注释】 1、无 【翻译】 李端这首《 【查看全文】

5 今我不乐思岳阳,身欲奋飞病在床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今我不乐思岳阳,身欲奋飞病在床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寄韩谏议》,其古诗全文如下: 今我不乐思岳阳,身欲奋飞病在床。 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鸿飞冥冥日月白, 【查看全文】

6 汉帝重阿娇,贮之黄金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汉帝重阿娇,贮之黄金屋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妾薄命汉帝重阿娇》,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帝重阿娇,贮之黄金屋。 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 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 长门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