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2:07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日暮》,其古诗全文如下: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注释】
  草露滴秋根:即秋露滴草根。秋根:秋天的草根。滴秋根:一作“满秋原”,“满”一作“滴”。
  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翻译】
  群群牛羊早已从田野归来,家家户户各自关上了柴门。风清月朗自是一个迷人的夜晚,可这优美的山川不是自己的家园。泉水从石壁上潺潺流过,秋夜的露珠凝聚在草根上。花白的头发与明亮的灯光辉映,灯花何必溅着斑斓的火花报什么喜讯。
  【赏析】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内心难以平静的作者陷入了更深的夜色里,他独自去看山上的风景,在静谧的月光下、岩石的阴影中,听到泉水沿着石壁潺潺地流着,发出清冷的声音。脚边的草根上凝着露水,打湿了鞋子。仔细看时,它们一粒一粒沾在草叶上,顺着叶片渗入地下,滋润着杂草的根部。这样的秋夜山间,风露袭人,水的寒气仿佛能浸入人的皮肤。在作者杜甫的诗中常能发现精心锤炼的句子,好比一个手艺精湛的老艺人,能雕出纹路精美细致、而又气韵横生的木雕一般。这两句便是如此,作者将词序有意倒置,按照意思句子应为:“暗泉流石壁,秋露滴草根。”调换字词后,声调更加铿锵,而且使得“石”与“泉”、“草”与“露“的连接更为紧密、融为一体,原本无奇的句子变得更有韵味,凝结出一片凄清幽遽的意境。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琦怀》)。浑然忘却风露的寒冷而兀自独立的人,想必总有许多心事。不知站了多久,作者才踱回室内,捻灯独坐,把卷读书,他的满头白发,在明亮的灯光下分外银白如雪。他心绪难平,想自己曾经满腔的豪情、兼济苍生的宏愿,都抵不过老来这一头发如雪。可是灯烬似乎不解人愁,在和跳跃的火花频繁地玩着花样,似乎在逗可怜的老诗人开心。一个“何须”,道出了作者心中的无聊和凄怆,头白之人,与那些热闹和花样早没了关系;流落蜀地十多载,老来一事无成,望前路,希望渺茫;回首故园,有家难回。初唐诗人王勃早就发出过这样的感叹:“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又有谁来同情、解救这头发白的失路之人。
  这首诗本是写景,涉及内心的词句不多,却让读者觉得有化不开的凄凉和悲郁在里面。对人生迟暮的感慨,对故困难归的悲哀,荡漾在精美传神的景色描写中,因而分外含蓄无垠。王夫之曾说:“情语能以转折为含蓄者,唯杜陵居胜。”(《姜斋诗话》)这话未免极端,但这首诗的情语确实都在景语之中,情景交融、含而不露,有深绵婉转的姿态,句句读来,令读者感到口角噙香、余味不断。


相关阅读
1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出自唐朝诗人郑谷的古诗作品《鹧鸪》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 【查看全文】

2 水蓼冷花红簇簇,江篱湿叶碧凄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水蓼冷花红簇簇,江篱湿叶碧凄凄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竹枝词巴东船舫上巴西》,其古诗全文如下: 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 水蓼冷花红簇簇,江篱湿叶碧凄凄。 【查看全文】

3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_道德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①民,将以愚之②。民之难治,以其智多③。故以智治国,国之 【查看全文】

4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放言五首其三》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查看全文】

5 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其古诗全文如下: 高标跨苍天,烈风无时休。 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 仰穿龙 【查看全文】

6 多情却被无情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多情却被无情恼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古诗词作品《蝶恋花》的第一段,其全文如下: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