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苏轼

发布时间:2016-09-20 00:00

  苏轼是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以下他的这篇佳作《贺新郎·夏景》,虽然没有被人们所熟知,但是却值得我们欣赏。下面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贺新郎·夏景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注释】

  ①《贺新郎》调因本词而作《贺新凉》、《乳飞燕》、《风敲竹》等别名。

  ②飞:《云麓漫钞》谓见真迹作“栖”。

  ③瑶台:玉石砌成的台,神话传说在昆仑山上,此指梦中仙境。

  ④风敲竹:唐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⑤红巾蹙:形容石榴花半开时如红巾皱缩。

  ⑥芳心句:形容榴花重瓣,也指佳人心事重重。

  ⑦秋风惊绿:指秋风乍起使榴花凋谢,只剩绿叶。

  ⑧两簌簌:形容花瓣与眼泪同落。 清黄蓼园《蓼园词话》云:“末四句是花是人,婉曲缠绵,耐人寻味不尽。”

  【译文】

  厅室内静无人声,一只雏燕儿穿飞在华丽的房屋。梧桐树阴儿转向正午,晚间凉爽,美人刚刚汤沐。手里摇弄着白绢团扇,团扇与素手似白玉凝酥。渐渐困倦斜倚,独自睡得香熟。帘外是谁来推响彩乡的门户?白白地叫人惊散瑶台仙梦,原来是,夜风敲响了翠竹。

  那半开的石榴花宛如红巾折皱。等浮浪的花朵零落尽,它就来陪伴美人的孤独。取一枝脓艳榴花细细看,千重花瓣儿正像美人的芳心情深自束。又恐怕被那西风骤起,惊得只剩下一树空绿,若等得美人来此处,残花之前对酒竟不忍触目。只有残花与粉泪,扑扑籁簌地垂落。


相关阅读
1 苏轼的一生故事

导语:苏轼的一生的故事有哪些呢?苏轼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呢?苏轼在的早年经历是什么呢?他在政治上受到怎样的打击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苏轼的一生的故事,欢迎阅读! 苏轼(1037年 【查看全文】

2 密州出猎 苏轼

密州出猎是出自著名的诗人苏轼的作品《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的豪放代表作之一。欢迎阅读小编整理的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江 【查看全文】

3 苏轼抗洪原文及翻译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小编收集了苏轼抗洪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自密徙徐。是岁,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 【查看全文】

4 苏轼古诗《水调歌头》赏析

导语: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于是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水调歌头》。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苏轼古诗《水调歌头》赏析 【查看全文】

5 和陶归去来兮辞 苏轼

著名的文学家、诗人苏轼的作品《和陶归去来兮辞》是怎样的呢?欢迎阅读小编分享的《和陶归去来兮辞》,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和陶归去来兮辞》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归去来兮,吾 【查看全文】

6 《定风波·两两轻红半晕腮》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苏轼的一生充满了挫折,作为一名政治的狂热者,却无法施展自己的一身抱负。这是多么可惜的一件事。而以下他所作的诗-《定风波两两轻红半晕腮》是对徐君猷的赞扬。 定风波两两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