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曲·中秋月 苏轼

发布时间:2016-10-28 00:00

  中秋是人们团圆的日子,是值得庆祝的日子,而关于中秋的诗作《阳关曲·中秋月》为诗人苏轼所写。

  阳关曲·中秋月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译文

  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

  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赏析

  这首小词,题为“中秋月”,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则又涉及别情。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首句言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意,但并不直接从月光下笔,而从“暮云”说起,用笔富于波折。明月先被云遮,一旦“暮云收尽”,转觉清光更多。句中并无“月光”、“如水”等字面,而“溢”字,“清寒”二字,都深得月光如水的神趣,全是积水空明的感觉。

  月明星稀,银河也显得非常淡远。“银汉无声”并不只是简单的写实,它似乎说银河本来应该有声的,但由于遥远,也就“无声”了,天宇空阔的感觉便由此传出。此夜明月显得格外圆,恰如一面“白玉盘”似的。语本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此处用“玉盘”的比喻写出月儿冰清玉洁的美感,而“转”字不但赋予它神奇的动感,而且暗示它的圆。两句并没有写赏月的人,但全是赏心悦目之意,而人自在其中。

  明月圆,更值兄弟团聚,难怪词人要赞叹“此生此夜”之“好”了。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大有佳会难得,当尽情游乐,不负今宵之意。不过,恰如明月是暂满还亏一样,人生也是会难别易的。兄弟分离即,又不能不令词人慨叹“此生此夜”之短。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又直接引出末句的别情。说“明月明年何处看”,当然含有“未必明年此会同”的意思,是抒“离扰”。同时,“何处看”不仅就对方发问,也是对自己发问,实寓行踪萍寄之感。末二句意思衔接,对仗天成。“此生此夜”与“明月明年”作对,字面工整,假借巧妙。“明月”之“明”与“明年”之“明”义异而字同,借来与二“此”字对仗,实是妙手偶得。叠字唱答,再加上“不长好”、“何处看”一否定一疑问作唱答,便产生出悠悠不尽的情韵。

  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当年当夜推想次年中秋,归结到别情。形象集中,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阳关曲》原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为歌词,苏轼此词与王维诗平仄四声,大体切合,是词家依谱填词之作。


相关阅读
1 初中 苏轼 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枣花,这句诗出自苏轼所写的诗篇《浣溪沙》,描写的是美丽的乡间生活,让人们感受到宁静以及幸福。 《浣溪沙》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 村南村北响缫车 【查看全文】

2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苏轼

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表达怎样的情感呢?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在作者深秋之夜在东坡雪堂开怀畅所作的,其中的诗的意境值得赏析,抒发诗人苏轼的旷达的生活心态。 临江 【查看全文】

3 蝶恋花苏轼情感

豪放派大词人苏轼(1037—1101),亦有不少清新婉丽的词作,这首《蝶恋花》极具道地的婉约风格,语言流丽清巧,情韵跌宕起伏,耐人寻味。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 【查看全文】

4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赏析 苏轼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全词通过写景和联想,表达苏轼想要收复国土的心情,是苏轼的爱国诗的经典之作。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 【查看全文】

5 水调歌头苏轼赏析推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代表作,倍受后人的赞誉和喜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水调歌头苏轼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一、原文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 【查看全文】

6 苏轼《行香子·过七里濑》赏析

导语:《行香子·过七里濑》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描写了七里濑的优美景色,表现了作者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也流露了功名虚无、江山长在的人生哲学。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