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苏轼

发布时间:2016-12-14 00:00

  临江仙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期所创作,是抒情的诗篇。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苏轼的临江仙,欢迎阅读!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作者: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译文

  夜深宴饮在东坡的寓室里醒了又醉,回来的时候仿佛已经三更。这时家里的童仆早已睡熟鼾声如雷鸣。轻轻地敲了敲门,里面全不回应,只好独自倚着藜杖倾听江水奔流的吼声。

  经常愤恨这个躯体不属于我自己,什么时候能忘却为功名利禄而奔竞钻营!趁着这夜深、风静、江波坦平,驾起小船从此消逝,泛游江河湖海寄托余生。

  注释

  东坡:在湖北黄冈县东。苏轼谪贬黄州时,友人马正卿助其垦辟的游息之所,筑雪堂五间。

  听江声:苏轼寓居临皋,在湖北黄 县南长江边,故能听长江涛声。

  营营:周旋、忙碌,内心躁急之状,形容为利禄竟逐钻营。

  夜阑:夜尽。

  縠纹:比喻水波细纹。縠,绉纱。

  临江仙

  作者:苏轼

  尊酒何人怀李白,草堂遥指江东。珠帘十里卷香风。花开又花谢,离恨几千重。

  轻舸渡江连夜到,一时惊笑衰容。语音犹自带吴侬。夜阑对酒处,依旧梦魂中。

  临江仙·送钱穆父

  作者: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尊 通:樽)

  译文

  自从我们在京城分别一晃又三年,远涉天涯你奔走辗转在人间。相逢一笑时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你心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象秋天的竹竿。

  我心惆怅因你要连夜分别扬孤帆,送行之时云色微茫月儿淡淡。陪酒的歌妓不用冲着酒杯太凄婉。人生就是一趟艰难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过客,就如在不同的客栈停了又走,走了又停。

  注释

  (1)临江仙:唐教坊曲,用作词调。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敦煌曲两首,任二北《敦煌曲校录》定名

  《临江仙》。此词双调六十字,平韵格。

  (2)钱穆:名勰,又称钱四。元佑三年,因坐奏开封府狱空不实,出知越州(今浙江绍兴)。元佑五年,又徙知瀛洲(治所在今河北河间)。元佑六年春,钱穆父赴任途中经过杭州,苏轼作此词以送。

  (3)父:是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

  (4)都门:是指都城的城门。

  (5)改火:古代钻木取火,四季换用不同木材,称为“改火”,这里指年度的更替。

  (6)春温:是指春天的温暖。

  (7)古井:枯井。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

  (8)筠:竹。

  临江仙·送王缄

  作者:苏轼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凭将清泪洒江阳。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相关阅读
1 《定风波·两两轻红半晕腮》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苏轼的一生充满了挫折,作为一名政治的狂热者,却无法施展自己的一身抱负。这是多么可惜的一件事。而以下他所作的诗-《定风波两两轻红半晕腮》是对徐君猷的赞扬。 定风波两两 【查看全文】

2 海棠 苏轼

《海棠》是著名的宋代诗人苏轼的佳作,全诗语言浅近而情意深永,表达诗人乐观的人生态度。 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译文 袅 【查看全文】

3 苏轼《游白水书付过》翻译与赏析

【原文】 游白水[1]书付过 [宋] 苏轼 【注释】 [1]白水:山名,在今广东博罗县东北。《舆地纪胜》说:“山有瀑布泉二十丈,下有石坛,佛迹甚异。”可与本文所记参看。 [2]绍圣元年 【查看全文】

4 浣溪沙赏析 苏轼

苏轼做的这首词《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的上半阕写景,描绘了在绵绵的细雨中,有杜鹃在清啼的生机盎然的画面。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 【查看全文】

5 苏轼《赤壁赋》原文

苏轼《赤壁赋》的原文是怎样的呢?《赤壁赋》展现了词人苏轼博大的胸怀以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赤壁赋,欢迎阅读! 《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 【查看全文】

6 苏轼《南康望湖亭》

苏轼所写的《南康望湖亭》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感,让人读之非常的沉重。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南康望湖亭》原文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南康望湖亭① 苏轼 八月渡长湖②,萧条万象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