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是宋代文学家、书法家苏轼谪居杭州期间创作的组诗。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代: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译文
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注释
1、望湖楼:古建筑名,又叫看经楼。位于杭州西湖畔,五代时吴越王钱弘俶所建。
2、翻墨:打翻的黑墨水,比喻云层很黑。
3、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
4、遮:遮盖,遮挡。
5、白雨:指的是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6、忽:突然。
7、水如天:比喻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
8、跳珠:跳动的珍珠,比喻雨大势急。
9、卷地风来:指的是狂风席地卷来。又如,韩退之《双鸟》诗:“春风卷地起,百鸟皆飘浮。”
10、六月二十七日:指的是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
鉴赏
第一句写云:黑云像打翻了的黑墨水,还未来得及把山遮住。诗中把乌云比作“翻墨”,形象逼真。
第二句写雨:白亮亮的雨点落在湖面溅起无数水花,乱纷纷地跳进船舱。用“跳珠”比喻雨点,有声有色。一个“未”字,突出了天气变化之快;一个“跳”字,一个“乱”字,写出了暴雨之大,雨点之急。
第三句写风: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忽”字用得十分轻巧,却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
最后一句写天和水:雨过天晴,风平浪息,诗人舍船登楼,凭栏而望,只见湖面上无入水,水映天,水色和天光一样的明净,一色的蔚蓝。风呢?云呢?统统不知哪儿去了,方才的一切好像全都不曾发生似的。
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读起来,你会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又来到望湖楼头观赏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
相关阅读
1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怎样的一首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翻译又是怎样的呢?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查看全文】
2 赏析苏轼的诗句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主要代表,“宋四家”之一。下面是关于赏析苏轼的诗句的内容,欢迎阅读! 惠崇春江晚景(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暧鸭先知。 蒌蒿满地 【查看全文】
3 苏轼《行香子·过七里濑》赏析导语:《行香子·过七里濑》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描写了七里濑的优美景色,表现了作者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也流露了功名虚无、江山长在的人生哲学。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 【查看全文】
4 苏轼的《送子由使契丹》赏析导语:《送子由使契丹》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抒写了兄弟远离的惜别之情,并以壮语鼓励弟弟。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苏轼的《送子由使契丹》赏析,希望对你 【查看全文】
5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苏轼提起苏轼的中秋词,大家不由自主的想到苏轼的《水调歌头》,而以下这首诗《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也是苏轼写中秋的诗作,表达诗人苏轼落寂的心情。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世事一 【查看全文】
6 蝶恋花苏轼带拼音作者通过对残红退尽、春意阑珊的暮春景色的描写和远行途中的失意心境的描绘,借惜春伤情之名,表达出作者对韶光流逝的惋惜、宦海沉浮的悲叹和浮生颠沛的无可奈何。以下是小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