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春夜》鉴赏

发布时间:2018-02-10

  【创作背景】王安石于公元1042年(宋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及第,公元1059年(嘉祐三年)上变法万言书,未被采纳。直到公元1068年(宋神宗熙宁元年),神宗准备实行新法,到四月才召他进京面对。经过二十六年的漫长岁月,王安石屈居下位不算,最大的憾事是变法主张未能实现。此时形势突变,遇到了赏识他主张的锐意变法的新帝,正是龙虎风云、君臣际遇的良机,大展鸿图,即在眼前。因此,他在值宿禁中的时候,面对良宵春色,剪剪轻风,金炉香烬,月移花影,一派风光,激起了思想上难以自制的波澜,为自己政治上的春色撩拨得不能成眠。

  春夜

  金炉香烬漏声残,

  翦翦轻风阵阵寒 。

  春色恼人眠不得,

  月移花影上栏杆。

  赏析

  夜深人静之时,人们沉沉睡去,香炉里的香长久没有人添加了,烧得只剩下灰烬。偶尔几声更鸣,孤独地响在静寂的夜里,愈发衬出夜的寂寥。一个“残” 字,是香烬,是夜深,是更孤……

  春来临,北风已尽,自然是翦翦轻风,但乍暖还寒时候,特别是深夜,还是让人感到阵阵寒意。

  最是叫人奇怪的是“春色恼人眠不得”一句。春暖花开,春光灿烂,万紫千红之时,美得不得了,怎么会使人烦恼呢?还恼得不轻,在“春眠不觉晓”的春困之时,却是难以成眠。难以入睡之人还是以改革家著称的王介甫。作为政治家,一定是理性之人,如何会为月影花容之类伤怀?到底是因睡不着而看到了“月移花影上栏杆”之景,还是“月移花影上栏杆”之景让介甫触景生情,百感交加以至无法入眠?境由心生,于是我们猜测,介甫恼的不是春色,而是发生在这美好春光里的烦心事烦心人。两相对比,越是美好的春光,岂不越是让人烦忧!

  “月移花影上栏杆”,叹的是月还是花,主动的是月还是花?放在喜欢附会的人那里,是否又成了保守派和改革派的党争?

  总之,在这个春夜里,我们看不到苏东坡“春宵一刻值千金”的美好,看到的是在那淡淡的月色中,昏暗的灯影里,王介甫那无法入眠的孤单身影……

  读了这首《春夜》,回头再看苏东坡的《春宵》,不知怎么就觉得《春宵》不只是赞美春夜的美妙,感叹美好春夜的短暂,让人好好珍惜,似乎多少有了些淫迷之色。姑且不去计较这种感觉是否真实,两诗比较,苏东坡比王介甫多情总是不会错的,所以东坡成不了介甫那样的改革家。

  鉴赏

  这首绝句和杜甫的五言律诗《春宿左省》属于同一题材:“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这首诗的前两句相当于杜诗的前两联,都是写景。首句是视觉加听觉,以动衬静。王安石写的是春天拂晓时的景象;杜甫则因仿佛听到有人开宫门的钥匙声,和百官上朝的马铃声而睡不着,其意义相对要小些,这是由于两人的地位悬殊太大造成的。次句以触觉写出了香尽漏残、黎明破晓时分的夜寒意。第三句叙事夹抒情,诗人所追求的是杜甫所想要的“君臣已与时际会”,这激动人心的时候就要到来,他不只是像杜甫“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那样睡不着觉。但诗人留下问题:为什么“眠不得”,春色为何“恼人”,诗人故意不说原因。“恼”字在此处是反义正用,不能作恼恨的“恼”理解,应作“撩”解,杜甫诗“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中的“恼”字即是“撩”的意思,绝不是苦恼得不能成眠。最后一句以景结情:但只见月亮移动,照出花影,斜映在庭院里的栏干上。诗贵含蓄,此诗除第三句外,字字写景,情隐词外。

  这首诗的内在抒情曲折而深沉,外在表向却是春夜清幽美景,创作手法高明。诗中处处紧扣着深夜,却又没有一句直接说到夜已如何,而只写夜深时的种种景象。诗人没有正面写对人的怀念,而是通过香尽漏残、月移风寒,写出时光的推移,从而表明诗人徘徊之久和怀想之深。表面上是这庭院夜色搅乱了诗人的清梦,实际上是由于对远方的人强烈的思忆,使诗人感到眼前的春色倍加恼人,感情表达得含蓄、曲折而深沉,有着余而不尽之意。

  诗人所描写的皇宫春晓的迷人景色,和杜甫“九重春色醉仙桃”,贾至“禁城春色晓苍苍”,岑参“莺啭皇州春色阑”的用意是一样的,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大好的景色象征大好的形势。如果没有“月傍九霄多”,就不会有“花影上栏干”,由此可见,王安石是参透了杜甫《春宿左省》后才动笔的。

  所以说,这一首政治抒情诗。王安石是借用爱情诗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春风得意之情。


相关阅读
1 王安石曾赋诗咏梅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9分,每小题3分) 王安石曾赋诗咏梅:“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在这里,当白梅和落雪引起人们视觉上的混淆时,发挥重要辨别作用的就是嗅觉。 【查看全文】

2 王安石轶事典故三则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王安石既是一位大政治家,又是一位大文学家。列宁曾称他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他工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亦 【查看全文】

3 王安石《定林》阅读答案

定林① [宋]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因脱水边屦②,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③值月相寻。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 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罢 【查看全文】

4 王安石的诗歌点评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 【查看全文】

5 泊船瓜洲王安石翻译

导语:《泊船瓜洲》触景生情,表现了诗人做官的无奈,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文学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泊船瓜洲》的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泊船瓜洲 王安石 原文: 京口瓜洲一水间 【查看全文】

6 王安石 《南浦》鉴赏 与答案

南浦 王安石,是一组诗,一共两首,作者是宋代著名的诗人王安石,这组诗主要写诗人郊游的情景,下面是此诗的原文以及翻译,可供大家参考。 南浦(王安石) 南浦东风二月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