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自幼才华出众,智力超群。二十一岁时,王安石参加科举考试,深得主考官好评,拟定王安石第一。第二名王珪,第三名韩绛,都是后世名人。未进入“三甲”的杨寘,排名第四。王安石丢了第一,据说就与这“第四”有关!
王安石的试卷曾被拟为第一,主考官将试卷递到皇帝手中时,因其中的四个字被皇帝瞧出“毛病”,结果与状元失之交臂。宋仁宗接到主考官送来的卷子,一眼就瞧出了王安石文章中的四个字:“孺子其朋”!
“孺子其朋”,典出于《尚书周书洛诰》。原文是:“孺子其朋,孺子其朋,其往。”本是周公对成王的口吻,一般理解为“你这年轻的小孩啊,今后和群臣要像朋友一样融洽相处。”此时的王安石,只是二十一岁的小伙子,而宋仁宗已经是在位二十四年的“老”皇帝了。一个年轻人,居然用长辈的口吻教训皇帝!也是宋仁宗脾气好啊,不问罪,大笔一勾,王安石“第一”变“第四”了。
接下来,第一名应该轮到王珪。但不,宋朝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凡是官宦子弟一般不宜钦定“状元”,得给草根儿考生让路。王珪和杨绛,都生于官宦世家,“状元”自然没他们的份。第四名杨寘,天上掉馅饼,歪打正着又顺理成章地成了“状元”。
“言伪而辩,行僻而坚,心生执拗,居高位必误天下苍生者。”这话大半出于《春秋》,后来有人将这句话送给了王安石。王安石不是一个心胸开阔的人,但意志力很强,丢“状元”的事,王安石一直耿耿于怀。他一直欣赏曾巩的话:什么状元不状元的,历朝历代不是出现过无数的状元吗,但真正能干出一番事业的人却寥寥无几!
相关阅读
1 民间“绯闻”中的王安石
在当代某些热衷于搞权色交易的官员眼里,北宋宰相王安石绝对是个另类,他不仅家中红旗不倒,外面也从未彩旗飘飘。到头来还是他的夫人过意不去,亲自张罗为他纳了位美貌小妾。 【查看全文】
2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阅读答案及赏析导语:《书湖阴先生壁二首》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都是题壁诗,其中第一首广为流传。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您整理的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阅读答案及 【查看全文】
3 王安石的诗全集哀贤亭 黄鸟哀子车,强埋非天为。 天夺不待老,还能使人悲。 马侯东南秀,鞭策要路驰。 归骨万里州,乃当强壮时。 墓门闭空原,白日无履綦。 苍苍柏与松,浩浩山风吹。 我初羞夷 【查看全文】
4 评价王安石变法一、古代官史的评价: 王安石变法导致北宋最终灭亡。 北宋神宗时王安石变法的干将蔡京、蔡卞,在徽宗时期继续推进变法,最后北宋亡国了。 二、梁启超的评价 梁启超专门为王安石 【查看全文】
5 王安石:叠题乌江亭原文翻译与赏析引导语:《叠题乌江亭》是王安石所做,写这是一首关于项羽的诗,我们一起来学习其中的知识吧。 《叠题乌江亭》 作者: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 【查看全文】
6 王安石生平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