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晚号半山,谥“文”。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 宋临川县盐埠岭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荆公路邓家巷)。中国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王安石的诗歌,大致可以罢相(1076年左右)划界而分为前、后期,在内容和风格上有较明显的区别。荆公少以意气自许,故诗语惟其所向,不复更为涵蓄……后为群牧羊官,从宋次道尽假唐人诗集,博观而约取,晚年始尽深婉不迫之趣”(叶梦得《石林诗话》)。前期的诗歌,长于说理,倾向性十分鲜明,涉及许多重大而尖锐的社会,问题注意到下层人民的痛苦,替他们发出了不平之声。
从诗体说来,安石的古体诗虽然多用典故,好发议论,但象《明妃曲》、《桃源行》篇,立意新颖,充满着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律诗则用字工稳,对偶贴切,但有时不免失于过多的雕刻。五绝和七绝尤负盛誉,“王半山备众体,精绝句”(《寒厅诗话》),“荆公绝句妙天下”(《艇斋诗话》)。他的诗对当代和后世都有影响,被称为“王荆公体”(严羽《沧浪诗话》)。
王安石的词,今存约二十余首。虽不以词名家,但其“作品瘦削雅素,一洗五代旧习”(刘熙载《艺概.词曲概》)。《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通过描写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壮景及怀古,揭露六朝统治阶级“繁华兢逐”的腐朽生活,豪纵沉郁,被赞为咏古绝唱。它同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一词,开了苏东坡豪放的先声,给后来词坛以良好的影响。
从文学角度总观安石的作品,无论诗、文、词都有杰出的成就。北宋中期开展的诗文革新运动,在他手里得到了有力推动,对扫除宋初风靡一时的浮华余风作出了贡献。但是,安石的文学主张,却过于强调“实用”,对艺术形式的作用往往估计不足。他的不少诗文,又常常表现得议论说理成分过重,瘦硬而缺少形象性和韵味。还有一些诗篇,论禅说佛理,晦涩干枯,但也不失大家风范,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一颗明星。
相关阅读
1 《登飞来峰》王安石翻译
引导语:王安石的《登飞来峰》,有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胸襟境界,只有登上天外飞来的高峰才能触发得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原文翻译赏析,我们一起阅读学习吧。 【查看全文】
2 王安石的生平王安石父亲为王益,于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曾考中进士第四名,去鄞县当知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十九岁前的王安石随父四处游历,接触社会现实,深深了解民间疾苦。 【查看全文】
3 王安石《登宝公塔》的答案《登宝公塔》 作者:王安石 倦童疲马放松门,自把长筇倚石根。 江月转空为白昼,岭云分暝与黄昏。 鼠摇岑寂声随起,鸦矫荒寒影对翻。 当此不知谁客主,道人忘我我忘言。 试题一 【查看全文】
4 王安石诗词精选浣溪沙 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爱闲能有几人来?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为谁零落为谁开? 南乡子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 【查看全文】
5 贾生王安石原文赏析这是一首简单的七言绝句诗,通过对贾生 王安石 赏析,可以知道,这首诗主要是写古人贾谊,下面是此诗原文和赏析,欢迎参考~! 贾生王安石原文赏析 贾生 作者:王安石 一时谋议略 【查看全文】
6 王安石变法失败是有原因的北宋神宗年间,开国百年来的积弊终于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于是一场北宋统治集团内部图强求变的改革开始了,这就是著名王安石变法。然而很不幸,这场变法不但没有富国强兵,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