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首婉约词,这首《青玉案》与北宋婉约派大作家晏殊和柳永相比,在艺术成就上毫不逊色。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
⑴青玉案:词牌名。“案”读wan,第三声,与“碗”同音。
⑵元夕:夏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元宵节,此夜称元夕或元夜。
⑶“东风”句:形容元宵夜花灯繁多。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⑷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星,指焰火。形容满天的烟花。
⑸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
⑹“凤箫”句:指笙、箫等乐器演奏。凤箫,箫的美称。
⑺玉壶:比喻明月。亦可解释为指灯。
【译文】
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赏析】
辛弃疾词的题材范围较广。这首《青玉案》,描写的是城市人民于元夕(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观灯的情景。从内容看,大约是作者在南宋都城临安任职期间所作。
词的上片写元夕之夜,临安城里的灯火和观看灯火的盛况。开头两句说,满城的灯火,象一阵春风把千树万树的花儿吹开了一样;又好象是春风吹落了满天的星斗。“花千树”、“星如雨”,是指五颜六色的灯火。“宝马雕车香满路”,是指贵族人家乘坐马车,出来观灯的气派。“宝马”,贵族人家的马,养得骠肥体胖,身上还佩有贵重的装饰品,故称“宝马”。“雕车”,指饰有金边和花纹的华丽的马车。“凤箫”,是箫(一种乐器)的美称。“玉壶”,指月亮,是比喻的说法。“鱼龙舞”,指玩耍灯火的游戏。“鱼龙”,指灯笼。
下片写了两层意思,前三句写妇女们穿着美丽的服装,打扮得漂漂亮亮,成群结伴,笑逐颜开,在街上观看灯火的欢乐场面。蛾儿、雪柳、黄金缕,都是妇女头上的装饰品。“盈盈”,指美好的仪态。“暗香去”,古代妇女身上,带着装有香料的物品,她们走了,那散发出来的香气也没有了。所以叫“暗香去”。最后三句写被寻找的那个人,与众不同,不在热闹的街上观看灯火,却独自一人待在灯火阑珊(稀落)的地方,沉思默想。在这里,作者显然是有所寄托的。它含蓄地反映了作者在政治上失意后,不肯与投降派同流合污,甘愿寂寞,以保持高洁的品德。“蓦然”,即忽然。这几句不但含意深,而且构思新巧,富有意境。更多宋词赏析文章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宋词三百首》专栏。
清末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雕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他引用晏殊、柳永的几句词,原意都是对爱人的思念。晏殊这三句词说:昨天夜里,秋风紧吹,吹落了许多碧绿的树叶。“雕”,雕落。柳永这两句词说:为了思念她,人已经变得消瘦而憔悴,束腰的衣带,也渐渐地宽了起来。虽然这样,我也决不会感到后悔。“伊”,指她。王国维在引用辛弃疾的这几句词时,字词稍有变动。王的这段话是要说明这样一个意思:只有经过千百次的探索,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才能得到成功。后来,辛弃疾的这几句词,成了人们经常引用的名句。
相关阅读
1 定风波翻译以及赏析 辛弃疾
词人辛弃疾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感觉十分狼狈,他却毫不在乎仍然缓步而行。就是在那样的背景下创作此词。 定风波三月七日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 【查看全文】
2 碧血丹心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弓如霹雳弦惊。风流总被,雨打风吹而去,怎见气吞万里如虎?一笑人间万事,春风不染白发,怎忘寒冬冰秋?醉里且贪欢笑,廉颇未老乐悠悠。 ——题 【查看全文】
3 辛弃疾元宵节最有名的诗句这首词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下面是著名红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周汝昌对此词的赏析要点。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稼轩的这一首,却谁也不能视为可有可无,即此亦可谓豪杰 【查看全文】
4 辛弃疾 《鹧鸪天》原诗《鹧鸪天·代人赋》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一首词。这是一首歌咏江南农村美好景色词,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辛弃疾 《鹧鸪天》原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鹧鸪天·送人 宋代:辛弃疾 唱 【查看全文】
5 永遇乐 辛弃疾宋代诗人辛弃疾文采极佳,创作了不少的名作,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辛弃疾的永遇乐,欢迎大家阅读。 永遇乐 章因及之 投老空山,万松手种,政尔堪叹。何日成阴,吾年有几,似见儿孙 【查看全文】
6 辛弃疾鹧鸪天东阳道中翻译《鹧鸪天东阳道中》这首词中的“东阳”,即今浙江省东阳县。据词题来看,该词是作者在任京都临安大理少卿时期,于淳熙五年(1178)因事赴东阳途中所作的。小叶为你整理了辛弃疾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