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不寐》是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也是小编非常喜爱的一首词。全词如下:
《鹧鸪天 不寐》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老病那堪岁月侵。霎时光景值千金。一生不负溪山债,百药难治书史淫。
随巧拙,任浮沈。人无同处面如心。不妨旧事从头记,要写行藏入笑林。
【注释】
①不寐:未眠,或欲眠不成。 词写不寐之思。上片自我抒怀明志。“一生不负溪山债”,生动明快,涉笔成趣,是天生好言语。下片由己及人,念及庸人世态。结韵语带诙谐嘲谑,却又笔锋犀利,入木三分。
②“老病”两句:言人到老病之时,尤觉光景之珍贵。霎时光景值千金:极言时间之珍贵。光景:景同“影”,本指日月之光辉,后即指时光、光阴。苏轼《春宵》诗:“春宵一刻值千金。”
③“一生”两句:谓一生惟好二事:游山玩水,读书研史。不负溪山债:不欠山水的债,意谓遍游名山胜水。书史淫:嗜书入迷。《晋书·皇甫谧传》:“谧耽玩典籍,忘寝与食,人谓之书淫。”
④“随巧拙”三句:言俗人随机应变,逐波沉浮,心地难测。面如心:《左传·襄公十三年》记子产的话:“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
⑤“不妨”两句:如为他们写生平行状,大可归入《笑林》一类。行藏:本意为出仕和退隐,后亦泛指生平行事。《笑林》:专写笑话的书。后汉、唐、宋三代都有《笑林》,现仅存后汉邯郸淳所撰《笑林》三卷中的一卷。
【诗人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是一首关于中秋的词作,在词人辛弃疾眼中,对月亮的描述是怎样的呢?月亮体现怎样的情感呢?欢迎阅读小编整理的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全文翻译以及赏析,希 【查看全文】
2 生查子·重叶梅原文翻译 辛弃疾《生查子重叶梅》是一首咏重叶梅的咏物词,从这首词作中,我们可以看出词人辛弃疾对于对重叶梅的喜爱之情。《生查子重叶梅》原文翻译如下: 生查子重叶梅 百花头上开,冰雪寒 【查看全文】
3 初中 辛弃疾的词大多数具有爱国情意,很豪爽。辛弃疾是南宋时期一位以豪放见长的词家,他的稼轩词充分表现了他的英雄抱负,襟怀磊落,慷慨淋漓。然而他词作风格是立体的、多样的。下面是辛弃疾 【查看全文】
4 辛弃疾的古诗《鹧鸪天·送廓之秋试》全文赏析《鹧鸪天送廓之秋试》是辛弃疾创作的送别词,既抒发了离别时候的情绪,也表达了心中美好的祝愿。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 【查看全文】
5 关于辛弃疾的诗词采桑子 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浣溪沙 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戏作 花向今朝粉 【查看全文】
6 《鹧鸪天》辛弃疾辛弃疾的词本以沉雄豪放见长,这里选的这首却很清丽,足见伟大的作家是不拘一格的。全诗如下: 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