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第一句叙客中度节,已植“思家”之根。在唐代,冬至是个重要节日,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和元旦相似,这样一个佳节,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度,才有意思。如今在邯郸的客店里碰上这个佳节,将怎样过法呢?第二句,就写他在客店里过节。“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灯前”二字,既烘染环境,又点出“夜”,托出“影”。一个“伴”字,把“身”与“影”联系起来,并赋予“影”以人的感情。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其孤寂之感,思家之情,已溢于言表。
三、四两句,正面写“思家”。其感人之处是:他在思家之时想象出来的那幅情景,却是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这个冬至佳节,由于自己离家远行,所以家里人一定也过得很不愉快。当自己抱膝灯前,想念家人,直想到深夜的时候,家里人大约同样还没有睡,坐在灯前,“说着远行人”吧!“说”了些什么呢?这就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每一个享过天伦之乐的人,有过类似经历的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想得很多。
宋人范希文在《对床夜语》里说:“白乐天‘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语颇直,不如王建‘家中见月望我归,正是道上思家时’有曲折之意。”这议论并不确切。二者各有独到之处,正不必抑此扬彼。此诗的佳处,正在于以直率而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一种人们常有的生活体验,因而才更显得感情真挚动人。
相关阅读
1 白居易诗作的艺术贡献
导语:白居易在《秦中吟》序中说:贞元元和之际,予在长安,闻见之间,有足悲者,因直歌其事,命为《秦中吟》。在《新乐府》序中说:凡九千二百五十二首,断为五十篇,篇无定 【查看全文】
2 白居易《缭绫》翻译赏析缭 绫 白居易 缭绫缭绫何所似? 不似罗绡与纨绮; 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 中有文章又奇绝, 地铺白烟花簇雪。 织者何人衣者谁? 越溪寒女汉宫姬。 去年中使宣口敕, 【查看全文】
3 鉴赏白居易琵琶行《琵琶行》作于白居易贬官到江州的第二年,作品借着叙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凉身世,抒发了作者个人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下面是文学网小编Lynn整理的唐代 【查看全文】
4 白居易的周至县尉生涯及同期诗作白居易的周至县尉生涯是怎样的呢?在这时期有什么诗作呢? 陕西地方志丛书《周至县志》载:由于周至是京畿重要的县份,元和元年(806)四月,朝廷选派白居易出任周至县尉,次年十一 【查看全文】
5 忆江南 白居易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赏析: 首句江南好,诗歌开门见山,道出自己所要描写歌颂的对象江南,同时表现了自己对江南 【查看全文】
6 白居易《草》教学总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非常有名的诗。传说十六岁的白居易从江南来到京都长安,带着自己的诗稿去拜会名士顾况。顾况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