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坛“李杜”、“韩柳”、“元白”、“小李杜”……这些诗人“组合”中,最让我羡慕的当数元稹与白居易了。
他俩虽是列举“组合”中岁数相差最小的,而且交往最为密切的一对,看唐代《诗人年表》,我们能发现,元白之间许多相似的生活经历,诗歌有也共同点,那么白居易和元稹的诗歌的具体共同特点是什么呢
白居易和元稹都是中唐时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二人有着非同一般的友谊,世称“元白”,其友情为后世留下一段“文人相亲”的佳话。他们的友谊是建立在共患难的经历上,生活中相互鼓励与支持,文学创作上相互影响、借鉴,曾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为中唐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白居易曾在《赠元稹》一诗中表达了他与元稹心灵锲合的缘分:“不为同登科,不为同署官。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作为中唐时期著名诗人,元白共同发起了影响深远的新乐府运动,为中唐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元白在文学相似性比较。同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二人在创作上的主张是一致的,强调作品对时事的讽喻作用,现实主义色彩浓郁。在诗作的体裁上,元白二人都擅长七言歌行、长篇排律以及新乐府等,内容表达上也都注重语言的通俗性。
(1)反映现实生活。
由于元白二人皆以“达则兼济天下”为为官志向,同时也因为二人都在童年经历坎坷,体验到了百姓的生活,因此二人在诗作题材的选择上的相似之处是都能够密切关注社会现象及社会生活。例如,元白二人针对当时社会问题和矛盾而写下的“对策”,后被整理编辑为《策林》,揭露了诸多社会问题,形成独具特色的政治短论,体现了二人的政治态度。又如,二人的创作都曾以百姓生活为题材。元稹的《田家词》《织妇词》,白居易的《新乐府》50 首、《秦中吟》等等,反映百姓的生活状态,揭露朝廷政治统治的弊端。
(2)抒发胸志。
由于仕途经历相似,二人寄情山水,以山水诗直抒胸臆,表现自己的胸怀,体现人格。例如,元稹的《游云门》,意境高远,景物描写细腻,体现了作者广阔而清淡的胸怀;白居易的《咏意》《题浔阳楼》等,通过风景的描写,体现作者独到的审美眼光,抒发内心情感。
(3)表达生活情趣。
“士大夫”心态在二人的诗作中可见一斑。白居易以淡泊知足的心态,寄情自然美景之中,如《问刘十九》:“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清新之气呼之欲出,自得自适之情体现得淋漓尽致。而元稹自己曾说过,想要从诗作中找到“思深语近,韵律调新,而风情宛然”的境界。如他的《西归绝句(十二首之二)》体现了独特的情韵和风致。
白居易和元稹,都是属于感情细腻之人,二人在抒情诗的创作中都能体现出这一共同点。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韵译: 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 每年春来 【查看全文】
2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诗歌鉴赏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第一句叙客中度节,已植思家之根。在唐代,冬至是个重要节日,朝廷里放假,民间互 【查看全文】
3 鹅赠鹤 白居易《鹅赠鹤》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君因风送入青云,我被人驱向鸭群。 雪颈霜毛红网掌,请看何处不如君? 《鹅赠鹤》赏析: 白居易感叹命运的不济,同样是禽类,鹤可以 【查看全文】
4 白居易《望驿台》原文翻译和赏析《望驿台》是诗人白居易所写的一首经典古诗,全诗诗人是怎样描写的呢?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篇一 : 白居易《望驿台》原文翻译和赏析 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 【查看全文】
5 白居易:长恨歌全文赏析导语: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 【查看全文】
6 白居易《采莲曲》全诗翻译《采莲曲》 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舟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译文】 菱叶在水面飘荡,荷叶在风中摇曳 荷花深处,采莲的小船轻快飞梭 采莲姑娘碰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