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
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舟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译文】
菱叶在水面飘荡,荷叶在风中摇曳
荷花深处,采莲的小船轻快飞梭
采莲姑娘碰见自己的心上人 ,想跟他打招呼又怕人笑话 ,
便低头羞涩微笑 ,一不留神,头上的玉簪掉落水中
【注释】
①菱叶萦波荷飐风:菱-俗称菱角,水上之叶呈菱形。荷-指荷叶。下句写花。
②搔头:簪的别名。
【赏析】
《采莲曲》,乐府旧题,又称《采莲女》《湖边采莲妇》等,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子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等。盛行于江南一带,为采莲女所唱。一说为梁武帝所创,见《乐府诗集》。描写采莲生活的诗歌很早就出现了,汉乐府中就有《采莲曲》《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南北朝出现了不少写采莲生活的名作,如《西洲曲》“采莲南唐秋,莲花过人。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头。”到了唐代,写采莲更是成为一种时尚,很多名家如李白、白居易、王昌龄、戎昱、崔国辅、皇甫松等都写过这类诗歌。白居易的《采莲曲》写得尤为细腻动人。
这首诗表现了一位采莲姑娘腼腆的情态和羞涩的心理。全篇语言清新、明快,富有江南民歌的活泼、风趣,犹如一幅纯洁、质朴的爱情的画面。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首句即展现出非常美妙的意境。水面上碧波荡漾,浮游水面之菱叶,上下左右摇摆,是为萦波;加上荷花迎风招展,与菱叶交相争艳,令人心旷神怡。而荷花深处,小舟翩翩,又增添了景物的动态感。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是上承“荷花深处小船通”而来,由写景转为写景中之人。荷花深处,遮天蔽日,凉风习习,是水乡少男少女在劳动之余私下相会的极佳场所。这里并没有说明他们是故意寻找还是无意撞见,也许是兼而有之吧。诗歌仅以欲语而止、搔头落水两个动作细节的描写,就活灵活现刻画出一个痴情、娇羞、可爱的少女形象。恋人相遇,互诉衷肠,何止千言万语,而此时此地,这个娇羞的少女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惟有低头含笑而已;而且情贯一心,甚至不小心将碧玉搔头落入水中,这些都是初恋少女在羞怯、微带紧张的状态上才会有的情态,被诗人细心地捕捉住并传神地再现出来。在男女受授不亲的年代,小姑娘有这个胆是不容易的,过去的三从四德和封建礼法约束人,是现在我们不可想像的.
《采莲曲》为民歌体裁,同类的作品历来很多。但白居易没有落入俗套,在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中,既写景,又写人,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层层深入,活灵活现。此诗用乐府旧题写男女恋情,少女欲语低头的羞涩神态,以及搔头落水的细节描写,都自然逼真,意味无穷。犹如一卷望不尽的画面,使人百读不厌。
相关阅读
1 白居易《长恨歌》的赏析及翻译
《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白居易《长恨歌》赏析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长恨歌 唐代:白 【查看全文】
2 《琵琶行》原文及注释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 【查看全文】
3 年龄入诗的白居易白居易的年龄,是如何入其诗的呢?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年龄入诗的白居易,欢迎大家阅读! 29 此生知负少年心,不展愁眉欲三十。 30 莫言三十是年少,百岁三分已一分。 32 何况才中年, 【查看全文】
4 游庐山白居易草堂有所思从庐山仙人洞景区出来,顺着山坡上的马路向前走,穿过一个小小的院门,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篇宽敞的水塘。水塘里是卓卓婷婷的一塘睡莲。水塘的另一边,人们说,是白居易草堂。 【查看全文】
5 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 白居易 平生心迹最相亲,欲隐墙东不为身。 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 可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 鉴 【查看全文】
6 《歌舞》白居易唐诗鉴赏歌 舞 白居易 秦城岁云暮, 大雪满皇州。 雪中退朝者, 朱紫尽公侯。 贵有风雪兴, 富无饥寒忧。 所营唯第宅, 所务在追游。 朱轮车马客, 红烛歌舞楼。 欢酣促密坐, 醉暖脱重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