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是唐代诗人。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后迁至下邽(今陕西渭南县附近)。年少时,家境贫寒,但他敏悟好学,工于诗文。贞元进士,曾任校书郎,升任左拾遗。元和十年(815),因上表请缉杀宰相武员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被贬为刺史旋又贬为江洲司马。不久又任杭州、苏洲刺史,后任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官至刑部尚书。
晚年的白居易,思想日趋消沉。目睹宫中府中勾心斗角互相倾轧的严酷现实,他决心远离宦海,于会昌二年(844),以刑部尚书致仕,正式告别官场,隐居东都洛阳。他认为此举实是全身远祸之计,加之道家清净无为,知足保和,佛家的“求无生”、“归空门”,都早已进入他的思想深处,晚年的作品也充满着消极颓唐自我陶醉的东西。晚年的白居易自称“居士”(隐士)的原由,便不言而喻了。
还应着重指出的是,白居易晚年对龙门山对面的香山上的香山寺情有独钟。香山寺是龙门一带的十寺之一。白居易归洛以后,酷爱香山寺的清幽,常常乘着肩舆入山,穿白衣曳长杖,徘徊寺中,甚至把家之酿酒和满架之书全都移至香山寺中。但他觉得此地环境虽好,只可惜寺门破败,墙壁剥落,致使僧人住处简陋,厅堂佛像也风蚀侵坏,不堪言状。白居易目不忍睹,决心修复香山寺。他先考察一番,经与多方斟酌设计预算,其修复的费用全部从元稹家人为他送来的墓志铭的润笔费(即稿费)中开支。大和六年八月一日召开竣工庆典。白居易在庆典上讲话。其讲话全文镌刻在碑上,立于香山寺前。皇上多次下诏书任命他担任朝廷高官,他都因仕途险恶而病不赴任。大和九年的甘露之变,朝廷中血流成河,要处决要犯的那天,白居易获知消息,面色阴沉,缄默不语。他别无选择,排除杂念,独游香山。甘露之变后,白居易终日长居香山寺内,以诗酒自遣,自寻其乐。一到斋期就吃素断酒,坐禅念佛,用心专一。每逢斋戒时,更是滴酒不沾,或以汤代酒。好一个虔诚的佛教徒。
白居易居香山期间,还把自己在洛阳写的八百多首诗编为十卷,名为《白氏洛中集》。白居易还与香山僧人结友,与僧如满结“香火灶”。还与当朝已卸任的官员、洛中遗老和归洛等老者(74—136岁)马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子蒙、张浑、李元爽以及僧如满等结为“香山九老公”。九老曾在白居易的履道里宅院聚会。记录九老聚会香山的历史名画有《九老图》,以香山九老为题材的中国名画,竟有多幅。
白居易晚年远离官场,居于香山,乐于香山,最后卒于香山,遵其嘱又葬于香山。如此以来,晚年的白居易自号“香山居士”,便可更加理解了。
相关阅读
1 白居易《听夜筝有感》阅读答案及赏析
听夜筝有感 白居易 江州去日听筝夜,白发新生不愿闻。 如今格是头成雪,弹到天明亦任君。 【格是】已是。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3分) (2)试分析诗歌中作者情感的变化。 【查看全文】
2 鉴赏白居易采莲曲《采莲曲》,乐府旧题,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子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等。下面是文学网小编Lynn整理的唐代诗人相关资料 【查看全文】
3 白居易豁达乐观的故事调适心态,完善性格,摒弃我们性格中的沉重的惯性思维,暴躁的条件反射,乐观豁达的面对生活,我们会欣喜的发现,生活原来是这么美好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白居易豁达乐观的故 【查看全文】
4 白居易必背名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诗词更是多不胜数。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是白居易必背名句,希望对您有帮助。 1、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2、梁苑城西二十里,一渠春水柳千条。若 【查看全文】
5 白居易《夜雪》原文鉴赏《夜雪》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是一首咏雪诗,诗人运用侧面烘托手法,通过描写夜雪,透露出谪居江州的孤寂心情。诗人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给人 【查看全文】
6 白居易《杜陵叟》创作背景《杜陵叟》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 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