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老赠梦得》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
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馀。
赏析:
这首诗可以与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赠诗对比赏析:
刘禹锡和白居易晚年都患眼疾、足疾,看书、行动多有不便,从这点上说,他们是同病相怜了,面对这样的晚景,白居易产生了一种消极、悲观的情绪,并且写了这首《咏老赠梦得》一首给刘禹锡(字梦得)。 刘禹锡读了白居易的诗,写了《酬乐天咏老见示》回赠:“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帽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从白老的“咏老”诗中,看到作者的性格和行为。他们两人同在一年出生,也同享古稀高龄;而在遭际上,则大不相同,刘禹锡比白居易坎坷很多。早期,二人初入仕途,都有匡国救民之宏志。但遇到挫折后,白则本着传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之旨而明哲保身。但刘则屡经坎坷而不屈不挠,直至老而不休。所以在思想上两人是同而又有别的。他们万劫余生,都享古稀高寿,晚年同在洛阳,亦官亦隐,日夕唱酬。上述两诗就是当时之作也,道出了他们各自肺腑之言。
在两首诗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两人对老的态度。白居易的诗生动地揭述老人之处境和心态;而刘禹锡诗除了写老态入木三分之外,更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之概,“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难怪结语两句能脍炙人口,历千年而不衰了。这并不是说刘写诗技巧比白高明,而是由于诗是言志,两人对人生看法有所不同。人生观的差异,反映在文字上也就各异其趣。结果就表现为消极和积极的分歧。刘禹锡诗之前六句是对白诗的回答和补充,后六句则是对“老”的颂赞,使人读后会觉得“老”并不可怕,而更充满希望。这是诗的可贵之处,自然百读不厌了。
相关阅读
1 白居易《八骏图》
《八骏图》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穆王八骏天马驹,后人爱之写为图。 背如龙兮颈如象,骨竦筋高脂肉壮。 日行万里速如飞,穆王独乘何所之? 四荒八极踏欲遍,三十二蹄 【查看全文】
2 白居易《池上早秋》赏析池上早秋 白居易 荷芰绿参差, 新秋水满池。 早凉生北槛, 残照下东篱。 露饱蝉声懒, 风干柳意衰。 过潘二十岁, 何必更愁悲。 白居易诗鉴赏: 这首小诗是诗人于宝历二年(826)在苏 【查看全文】
3 白居易和杨万里的诗句杨万里和白居易都是著名诗人,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白居易和杨万里的诗句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白居易的诗句 1、野 【查看全文】
4 白居易《卖炭翁》原文及翻译第一篇:《卖炭翁原文与翻译》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查看全文】
5 《勤政楼西老柳》白居易全诗赏析勤政楼西老柳是首五言绝句,纯由对句组成,如同五律的中间两联。全诗以柳写人,借景抒情。 勤政楼西老柳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枝柳,长庆二年春。 【赏析】 勤政楼 【查看全文】
6 白居易为什么被贬为江州司马?篇一: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的原因 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从此换尽旧心肠,成为白个人际遇和生活的转折点,从所谓兼济天下到了所谓独善其身。 这次被贬,白居易自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