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堤
白居易
花寒懒发鸟慵啼,
信马闲行到日西。
何处未春先有思?
柳条无力魏王堤。
白居易诗鉴赏
这是一首纪游小诗,约作于元和四年春,此时诗人在洛阳任太子宾客分司。魏王堤是指洛水流经洛阳城内的一段堤坝,为当时的一大景胜,因曾赐给魏王泰为苑囿,故称魏王堤。
一般说来,花香鸟语的春季,最引人遊兴,牵动诗情。但这首小诗写的却不是这样的节令,而是春寒未退,美景未显的时候。正因为如此,这首小诗显示的意境别具情致。
诗的起始两句:“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行到日西。”写冬去春来,但仍春寒料峭,那种百花争艳、莺声燕语的春日繁华景象还远未出现。看不到一点可以驻足观赏的春天景象,诗人也只好在长堤上信马闲行,颇为无奈地消磨时光。难道春天仍旧没有一点踪影吗?不,细心而敏感的诗人突然发现了春已到来的迹象,那就是长堤两旁的弱柳,已嫩枝轻拂,给人间带来了一丝春意。
从全篇诗意来看,这首小诗可以说是一首寻春、觅春诗;在春天来临之前,诗人已动春思,来到魏王堤觅春、寻春。这时虽仍然寒锁大地,不见花影,未闻鸟声,但从已变得柔嫩的柳枝上,看到了春的踪影。诗中用“懒发”、“慵蹄”来形容花、鸟,以“无力”描写柳条,都给人一种娇不胜寒的感觉,但春既已萌动,毕竟是锁不住的,“何处未春先有思”?
“ 先有思”,就是说,春天已在不易察觉中迈出了她的脚步,一个姹紫千红的繁华春日,就要来临了。
凭着诗人的敏感,在本无春景可写的记游中,却染上了令人鼓舞的春意。“诗以奇趣为宗”(东坡语,见《苕溪渔隐丛话》引),实际也未必尽然。白居易诗惯以平淡语写日常平淡事,但凭着诗人的情怀和敏感,写得别有意趣,令人喜读,这首小诗正是一例。
相关阅读
1 《涧底松》白居易
白居易的《涧底松》作于元和四年(809)。元和三年诗人由翰林学士转任左拾遗,位虽不高,职在谏言。他也的确做到了有阙必规,有违必谏,朝廷得失无不察,天下利病无不言,以下是 【查看全文】
2 白居易《采莲曲》原文赏析《采莲曲》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作描写的是一位采莲姑娘腼腆的情态和羞涩的心理。前两句写风中婀娜舞动的荷叶荷花,画面充满了动感。后两句转入人物描写。诗人 【查看全文】
3 白居易《白云泉》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 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 更添波浪向人间。 译文: 天平山白云泉边是那样清幽静谥,天上的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山上的泉水淙淙潺 【查看全文】
4 解读《琵琶行》白居易白居易以一曲《琵琶行》使其贬官江州的这段经历格外引人注意。但在语文教材及教参中多只介绍他前一年因越职言事而贬官的背景。教师在讲解该诗序言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时,也 【查看全文】
5 白居易与符离村姑湘灵的“长恨歌”时称长恨歌主白居易,以他脍炙人口的名篇《长恨歌》而得其名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而实际上在这里暗隐着诗人自己与符离村姑湘灵之间一段 【查看全文】
6 白居易 后宫词《后宫词》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后宫词》赏析: 这首诗是代宫人所作的怨词。前人曾批评此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