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白居易小时候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5-07-21 00:00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山西太原人。唐朝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作品最多的诗人。她的诗明白小畅,通俗易懂。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白居易小时候就特别聪明懂事。有一天,他正在家中玩耍,忽听到门外的街上有人在争吵,乳母带他到门外看个究竟,原来是两个女邻居,抱着一只芦花老母鸡争执不下,双方都说母鸡是自家的。可是用什么办法来确认呢?

  这时,小居易说话了:“你们别吵了,先把母鸡放在地上。母鸡念旧窝,它会自己回家的,他进了谁家的门,自然就是谁家的了。”众人一听,都说这个办法好。两人把母鸡放在地下,那母鸡一旦挣脱了束缚,一溜小跑就进了东家的门。在众人的哄笑声中,西家的女邻居脸色通红的低头走了。大家都夸奖5岁的白居易聪明,小小年纪就能明断邻里纠纷。

  母亲出生书香门第,写诗作画也很精通。从小就教居易兄弟两人作诗,告诉他们诗词应该讲究的平 、对仗、意境、诗眼等基本要领。没有多久,小哥俩的诗词就做的不错了。有一次,白居易和几个同窗好友到溜沟山野炊。即是野炊,总得有人烧火做饭吧,于是白居易提议,我们做对子,谁对不上来,就让谁烧火,大家都同意。

  白居易低头沉思了一会,抬头说:“我先出个上联,‘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你们注意,我这可是顺读倒读都可以的。”小伙伴们各自捧着脑袋想了半天,都摇摇头:“还是自己对吧。”“好,我把它到过来,秀秀明明处处山山水水,奇奇好好时时雨雨晴晴。”白居易这下不用烧火了。

  白居易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社会动荡不安,潘镇割据,民不聊生。未必战乱,父母先后把它送到南方和北方,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他过早品尝到生活的艰辛,了解了许多下层劳动人民的苦难,为他的创作提供了素材。

  16岁时,白居易初到长安,拜见着名的诗人顾况,诗人听说他名字叫居易,就笑着说:“居在长安,达官如云,百姓如蚁,柴贵米也贵,居大不易啊。”当读到他的五言律诗《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不生”时,顾况大为赞赏。小小年纪竟作出这样富有哲理性的诗句,顾况频频点头:“你有这样的才情,居长安也不难了。”


相关阅读
1 《琵琶行》原文及注释

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 【查看全文】

2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的阅读与赏析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阅读与赏析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处觅,不知转入此中来。 [注释] ①大林寺:指庐山上大林寺。地址在牯岭西大林峰南,是 【查看全文】

3 《草》白居易

《草》 作者: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解 1、离离:历历,分明的样子。 2、远芳:伸展 【查看全文】

4 白居易《感鹤》全诗鉴赏

导语:《感鹤》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寓言诗。在诗中作者用生动的的语言描写鹤的形象,以鹤喻人,含讽喻之意。以下是文学网小编整理的白居易《感鹤》全诗鉴赏,欢迎大 【查看全文】

5 《放言五首(其一)》白居易古诗赏析

《放言五首(其一)》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全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放言 其一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草萤 【查看全文】

6 白居易《杭州春望》翻译赏析

杭州春望 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 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 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 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 草绿裙腰一道斜。 注释: (1)伍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