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汴水流》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赏析:
这首《长相思》,写一位女子倚楼怀人。在朦胧的月色下,映入她眼帘的山容水态,都充满了哀愁。前三句用三个“流”字,写出水的蜿蜒曲折,也酿造成低徊缠绵的情韵。下面用两个“悠悠”,更增添了愁思的绵长。全词以“恨”写“爱”,用浅易流畅的语言,和谐的音律,表现人物的复杂感情。特别是那一派流泻的月光,更烘托出哀怨忧伤的气氛,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显示出这首小词言简意富、词浅昧深的特点。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词若“晴空冰柱”,通体虚明,不着迹象,而含情无际。由汴而泗而江,心逐流波,愈行愈远,直到天末吴山,仍是愁痕点点,凌虚着想,音调复动宕入古。第四句用一“愁”字,而前三句皆化“愁”痕,否则汴泗交流,与人何涉耶!结句盼归时之人月同圆,昔日愁眼中山色江光,皆入倚楼一笑矣。
黄升《花庵词选》:此词上四句,皆谈钱塘景。
《词谱》卷二:《长相思》,唐教坊曲名。此词“汴水流”一首为正体,其余押韵异同,皆变格也。此词前后段起二句,俱用叠韵。
《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卷六十引黄升云:乐天此调,非后世作者所能及。 《蓼园词选》引沈际飞云:“点点”字俊。
《白香词谱笺》卷一谢朝征云:黄叔升云:此词“汴水流”四句,皆说钱塘景。按泗水在今徐州府城东北,受汴水合流而东南入邳州。韩愈诗“汴泗交流郡城角”是也。瓜州即瓜州渡,在今扬州府南,皆属江北地,与钱塘相去甚远。叔阳谓说钱塘景,未知 何指。
《放歌集》卷一陈廷焯云:“吴山点点愁”,五字精警。
相关阅读
1 白居易《秋雨中赠元九》全诗赏析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 【查看全文】
2 白居易诗作《钱塘湖春行》简析《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描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律。此诗通过写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 【查看全文】
3 白居易 《琵琶行》琵琶行 白居易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 【查看全文】
4 白居易唐诗鉴赏 杨柳枝词杨柳枝词 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 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 尽日无人属阿谁? 白居易诗鉴赏 杨柳枝:唐教坊曲名。歌词形式就是七言绝句,此题专用于咏柳。关于这首诗 【查看全文】
5 白居易的创作主张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生于新郑(今河南新郑县)。十一二岁时,因避战乱而迁居越中,后又往徐州、襄阳等地,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贞元十六 【查看全文】
6 白居易《京兆府栽莲》《京兆府栽莲》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污沟贮浊水,水上叶田田。 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 下有青污泥,馨香无复全。 上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 物性犹如此,人事亦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