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夜
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译文】
清明节夜晚时,清风习习,月夜朦胧,用碧玉做成的栏杆和用红色的砖砌成的墙是刺史的府宅。
独自步行在回旋的走廊中唱歌,远远的听到弦声,默默的欣赏花。
【注释】
①清明夜:清明节的夜晚。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
②砌(qì):台阶。
③独:独自。
④回廊:回旋的走廊。
⑤遥:遥远,远远。
⑥看花:赏花。
【赏析】
第一句,描写出诗人所处的环境是宜人的,月色是朦胧的,美好的月色使诗人迷醉于清明之夜,对环境的交待衬托出了诗人对美景的爱惜,也表现了诗人的闲适之情。
第二句,在微风拂过的月色朦胧的清明之夜,诗人处在碧玉栏杆和红砖墙下的府邸里。诗人用“碧和红”字显示了自己愉悦的内心,在夜晚所望之处全是一些美好的色彩,以及精雕细琢的建筑,喜笑开颜,好不爽朗。
第三句则写了诗人独自踱步在回旋的走廊中歌唱。诗人处在如此清明之夜迷人的月色中,喜上心头,开怀歌唱,在回廊里唱着歌抒发着内心愉悦的情怀。
第四句,交待出诗人思绪飘向了远方,恰又听到了远方的管弦之声,于是诗人安静下来认真倾听着弦声,自是不休闲。从另一方面,“遥听”和“暗看”却也写出了诗人对现实的关注。
整首诗妙在未写清明之夜的清冷,却有它的自成一格,虽有清明,却意在纸外,写出怀春少女的幽情,一句“又是清明过了”,别有韵味,此诗取材,构思都别具一格;此诗也展现了诗人留恋美景,深恐春天将去的微妙心理,但无一字直抒胸怀,而诗人惜春之意无疑自显。
相关阅读
1 白居易轶事典故
居易湘灵 1.介绍 白居易11岁时,因避家乡战乱,随母将家迁至父亲白季庚任官所在地徐州符离(今安徽省宿县境内)。之后在那里与一个比他小4岁的邻居女子相识,她的名字叫湘灵,长得 【查看全文】
2 白居易《村居苦寒》鉴赏村居苦寒 白居易 八年十二月, 五日雪纷纷。 竹柏皆冻死, 况彼无衣民! 回观村闾间, 十室八九贫。 北风利如剑, 布絮不蔽身。 唯烧蒿棘火, 愁坐夜待晨。 乃知大寒岁, 农者尤苦 【查看全文】
3 白居易的诗歌成导语: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下面是白居易的相关资料。(更多 【查看全文】
4 《李都尉古剑》白居易《李都尉古剑》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托物寄兴,通过表现一把宝剑的不同凡俗及其优秀品质,借以塑造一个刚正不阿、以国家大局为重、不计个人恩怨的朝政大臣 【查看全文】
5 《感情》白居易唐诗鉴赏感情此诗因景生情,因情而回忆往事,因事而愈加情浓,较好地将叙事与抒情融合起来。下面一起来欣赏下! 感情 中庭晒服玩, 忽见故乡履。 昔赠我者谁? 东邻婵娟子。 因思赠时语: 【查看全文】
6 你知道哪些白居易的有名诗句白居易的有名诗句 1.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琵琶行》 2.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琵琶行》 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 4.试玉要烧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