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又名《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自幼聪慧过人,传说始生就会说话,能认识“之无”二字,五六岁就能懂得声韵,十五岁就能做诗作赋。十七八岁时,曾一次携带着自己作的诗文到长安,特意拜访当时的名士顾况,顾况见他年轻,起初瞧不起他,一眼觑卷上的名字“居易”二字,便戏笑他说:“居易、居易,长安米价昂贵,恐怕居住下来大不容易”。可是当他翻阅到白居易的诗卷第一篇正是《赋得古草原送别》一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特别其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时,顿时吃惊,非常欣赏称赞,慌忙改口说:“有才如此,能作这样的诗真是难得,那就在长安居易不难了”。于是设宴款待,多方宣扬,白居易的声名大振。
【译文】
茂密的野草布满了原野,
他们每年都秋天枯萎春天繁荣。
纵然是燎原的烈火也不会把它烧尽,
等到春风吹拂它有重新萌生。
【注释】
本诗又题《草》。赋得:凡是指定、限定的诗题例在题目上加“赋得”二字。这种作法起源于“应制诗”,后来广泛用于科举“试帖诗”。此诗为作者准备科举考试而拟题的习作,所以也加了“赋得”二字。“又送”两句诗意,本自《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简析】
这首诗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作品,也是当时传诵的名篇。全诗结构严紧,格调清新,通过对荒原野草的赞颂,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精神。
【点评】
此诗直观是对自然演变的描写,但含意深刻,常用以比喻进步的东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国画欣赏】
此帧意态生动,格调离旷,极富于抒情和表现。画中生机勃勃的野草如同清新凉爽、淡雅芬芳的微风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相关阅读
1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赏析
放言五首(其一) 白居易 朝真暮伪何人辨, 古往今来底事无。 但爱臧生能诈圣, 可知宁子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 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 可怜光彩亦何殊。 白居易《 【查看全文】
2 白居易的淡泊人生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诗人,关于白居易的淡泊人生大家了解吗? 白居易的淡泊人生 白居易(772-846)不但是伟大的诗人,同时对疾病、养生也颇有研究。他提出的著名的十可却。十 【查看全文】
3 白居易《池上早秋》赏析池上早秋 白居易 荷芰绿参差, 新秋水满池。 早凉生北槛, 残照下东篱。 露饱蝉声懒, 风干柳意衰。 过潘二十岁, 何必更愁悲。 白居易诗鉴赏: 这首小诗是诗人于宝历二年(826)在苏 【查看全文】
4 白居易《紫薇花》原文翻译及鉴赏《紫薇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诗人当值丝纶阁,因无事闲坐而觉得刻漏声长,因寂寞无伴而端详紫薇花,进而感到更加寂寞。诗人隐约地表达出了对自 【查看全文】
5 白居易冬至诗词《邯郸冬至夜思家》赏析邯郸冬至夜思家 作者: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译文】 我居住在邯郸客栈的时候正好是冬至佳节。晚上,我抱着双膝坐在灯 【查看全文】
6 白居易咏草的诗句集锦1、《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天津桥》 唐·白居易 津桥东北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