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哉行》作品介绍
《悲哉行》的作者是白居易,被选入《全唐诗》的第424卷第34首。
《悲哉行》原文
悲哉行
作者:唐·白居易
悲哉为儒者,力学不知疲。
读书眼欲暗,秉笔手生胝。
十上方一第,成名常苦迟。
纵有宦达者,两鬓已成丝。
可怜少壮日,适在穷贱时。
丈夫老且病,焉用富贵为。
沉沉朱门宅,中有乳臭儿。
状貌如妇人,光明膏粱肌。
手不把书卷,身不擐戎衣。
二十袭封爵,门承勋戚资。
春来日日出,服御何轻肥。
朝从博徒饮,暮有倡楼期。
平封还酒债,堆金选蛾眉。
声色狗马外,其馀一无知。
山苗与涧松,地势随高卑。
古来无奈何,非君独伤悲。
《悲哉行》注释
①这首诗作于元和间。
②知:全诗校:“一作能。”
③欲:全诗校:“一作前。”胝:老茧。
④十上:十次赴举。此兼用《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之事。一第:指进士及第。
⑤擐:穿。
⑥勋戚:功臣贵戚。
⑦博徒:赌徒。
⑧倡楼:妓院。
⑨平封:耗尽资财。平,全诗校:“一作评。”
⑩左思《咏史八首》之二:“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宵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⑩君独:全诗校:“一作独君。”
《悲哉行》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后人称白香山、白傅、白太傅,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是唐代的杰出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对白居易称“诗魔”、“诗王”、“诗豪”、“诗史”等,日本学界则称白居易为“诗神” 。其实,在唐代对白居易的称呼是“诗仙”之称,请看唐宣宗的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进士,由校书郎累官至左拾遗。在此期间,他关心朝政,屡屡上书言事,并写了不少讽谕诗,要求革除弊政,因而遭权贵忌恨,被贬为江州司马。此后他历任忠州、杭州、苏州等地刺史。官终刑部尚书。
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他与元稹一起,倡导旨在揭露时弊的“新乐府运动”,写了《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十首等,对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作了深刻批判。在艺术上,白居易诗以平易晓畅著称,在当时就流布很广。有《白氏长庆集》,存诗近三千首,数量之多,为唐人之冠。
《悲哉行》繁体对照
卷424_34悲哉行白居易
悲哉爲儒者,力學不知疲。
讀書眼欲暗,秉筆手生胝。
十上方壹第,成名常苦遲。
縱有宦達者,兩鬓已成絲。
可憐少壯日,適在窮賤時。
丈夫老且病,焉用富貴爲。
沈沈朱門宅,中有乳臭兒。
狀貌如婦人,光明膏粱肌。
手不把書卷,身不擐戎衣。
二十襲封爵,門承勳戚資。
春來日日出,服禦何輕肥。
朝從博徒飲,暮有倡樓期。
平封還酒債,堆金選蛾眉。
聲色狗馬外,其馀壹無知。
山苗與澗松,地勢隨高卑。
古來無奈何,非君獨傷悲。
相关阅读
1 白居易名句
慎而思之,勤而行之 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 言者志之苗,行者文之根 浩荡入溟阔,志泰心超然。 残暑蝉催尽,新秋雨雁来 古称国之宝,谷米与贤才 吟咏留千古,声名动四夷 高者 【查看全文】
2 白居易《观刈麦》诗文鉴赏《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lǒng)黄。 妇姑荷(h)箪(dān)食(sh),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xiǎng)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zhu)炎天光, 【查看全文】
3 《涧底松》白居易唐诗鉴赏引导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涧底松精彩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原文】 涧底松 有松百尺大十围,坐在涧底寒且卑。 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 【查看全文】
4 白居易唐诗《霓裳羽衣舞歌》鉴赏《霓裳羽衣舞歌》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古长篇。这首长诗叙述了诗人几十年间的沧桑变化,内容极其丰富,艺术价值很高。 霓裳羽衣舞歌 我昔元和侍宪皇,曾陪内宴宴昭 【查看全文】
5 白居易名言名句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 平易近人,人心归之。 巧言构人罪,至死人不疑 【查看全文】
6 白居易春天的诗句1、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白居易《南湖早春》 2、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3、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白居易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