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骝马⑴
李白
紫骝行且嘶,双翻碧玉蹄。
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⑵。
白雪关山远⑶,黄云海戍迷⑷。
挥鞭万里去,安得念春闺。
注释:
⑴紫骝马:即枣红马。唐人谓之紫骝,今人称枣骝。
⑵锦障泥:华美的障泥。障泥,披于马鞍两旁的防护织物。用《晋书》王济事,王济善识马性,尝乘一马,着锦障泥,临水马不肯渡,济知其怜惜障泥,使人解去,马遂行。
⑶白雪:唐代戍名,在蜀地,与吐蕃接壤(依王琦说)。
⑷“黄云”句:谓征人在黄云戍守之地因荒漠广阔而迷失方向。黄云,唐代戍名,其地不详(依王琦说)。海,喻广阔,作“戍”的状语。
《紫骝马》是一首乐府诗。
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
挥鞭万里去,安得念春闺。
这几句是说,边塞将士,为国守边,义无反顾,挥鞭纵马,不恋家室。前两句写边塞景象,荒凉严寒;后两句写情,反映了戍边将士的爱国精神。
译文:
紫骝马矫捷骄嘶,它那碧玉般的蹄子上下翻腾。
来到河边却不肯渡河,仿佛也可惜弄湿锦绣的障泥围裙。
与吐蕃接壤的白雪戍是那么的遥远,黄云海戍迷离不见。
挥鞭驰骋万里去,怎么能老是思念春闺的佳人?
赏析:
此诗写征人远戍,思念在家的妻子。前四句写征人所乘之紫骝马。以马的行为烘托人的感情,马嘶鸣,引起人的酸楚。马临流迟疑,陪衬人的留恋不舍。后四句写征人想念在家的妻子。“念春闺”是全诗之眼。关山远,海戍迷,写戍边环境的空旷辽远,以表现征人离家空虚的心情。“挥鞭万里去,安得念春闺”,不仅路途遥远,奔波也忙碌,故言不得念春闺。说是无暇念春闺,实则谓虽然路途遥远,奔波忙碌,但总是放不下春闺之思。“挥鞭”句用倒卷之笔,本应冠于“白雪”句之前。但那样就显得平直无波,缺少起伏了。
相关阅读
1 李白《拟古十二首(其九)》诗歌鉴赏
拟古十二首(其九) 李白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 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 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 前后更叹息,浮荣何足珍? 李白曾一度热衷于追求 【查看全文】
2 李白《古风》其三十九全诗注释翻译赏析李白《古风》其三十九全诗主要描写了怎样的内容,在诗中诗人是如何寄托自己的情感的? 古风五十九首(其三十九) 李 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 【查看全文】
3 李白《永王东巡歌》赏析永王东巡歌之二 永王东巡歌 原诗: 三川北虏乱如麻, 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东山谢安石, 为君谈笑静胡沙。 注释: 三川:郡名,治所在洛阳,战国时秦庄襄王所置。以境内有黄河 【查看全文】
4 塞下曲 李白塞下曲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释 斩楼兰:据《汉书傅介子传》:汉代地处西域的楼兰国经常 【查看全文】
5 《夜宿山寺》古诗赏析夜宿山寺 诗人:李白 朝代:唐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注释】 1、山寺:蔡山,现属湖北省黄梅县的蔡山。 2、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 3、百尺 【查看全文】
6 李白的人物邮票2001年是中国素有诗仙之美誉的唐代大诗人李白诞生1300周年。 人物邮票 同宗、同祖、同源的海峡两岸,曾先后发行过有关李白的邮票数枚: 1967年6月12日,台湾省发行《中国诗人》邮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