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李白成功地在中塑造自我,强烈地表现自我,突出抒情主人公的独特个性,因而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他喜欢采用雄奇的形象表现自我,在诗中毫不掩饰、也不加节制地抒发感情,表现他的喜怒哀乐。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您整理推荐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鉴赏,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词语解释】
1、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孟浩然:李白的好朋友。之:到达。广陵:即扬州。
2、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辞:辞别。
3、烟花: 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下:顺流向下而行。
4、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尽:尽头,消失了。 碧空:一作“碧山”。陆游的《 入蜀记》云:“八月二十八日访黄鹤楼故址,太白登此楼送孟浩然诗云:‘孤帆远映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盖帆樯映远,山尤可观,非江行久不能知也。”
5、唯见:只看见 天际流:流向天边 天际:天边的尽头。
【创作背景】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游和飘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迹遍布中原内外,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李白东游归来,至湖北安陆,年已二十七岁。他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外游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也就是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开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诗文赏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这是一首送别诗。李白十分敬爱孟浩然,此番送别,情自依依。然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诗人送友人远行,对老朋友要去繁华的扬州充满了羡慕,诗中洋溢着欢快的情绪。诗人在江边极目远送,可见两人友情的深厚。全诗自然清丽、境界开阔、形象传神。
相关阅读
1 李白诗词赏析《乌栖曲》
乌栖曲 李 白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 诗的开头两句,以洗炼而富于含蕴的笔法勾 【查看全文】
2 李白《寄东鲁二稚子》全诗注释翻译与赏析寄东鲁二稚子 李白 吴地桑叶绿, 吴蚕已三眠。 我家寄东鲁, 谁种龟阴田? 春事已不及, 江行复茫然。 南风吹归心, 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 枝叶拂青烟。 此树我所种, 别来向 【查看全文】
3 驱鬼 李白驱鬼李白原文,此文是网友恶搞之作。 驱鬼 原文: 三 山五岳何为峰, 六 合之内谁英雄, 零 点可容太极傲, 必 聚亿万布衣龙, 定 得乾坤收日月, 灭 扫魑魅魍魉童, 腾 架九天皆来 【查看全文】
4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唐诗鉴赏《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鉴赏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 【查看全文】
5 李白《赠别从甥高五》全诗翻译鉴赏《赠别从甥高五》为唐朝伟大诗人李白写给其外甥的一首赠别诗。当作于公元749年(唐玄宗天宝八载),当时李白寓居金陵(今江苏南京)。此诗作为一位长辈对晚辈的赠诗,自然不离一些忠 【查看全文】
6 李白《送张舍人之江东》全诗翻译鉴赏送张舍人之江东 李白 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 天清一雁远,海阔孤帆迟。 白日行欲暮,沧波杳难期。 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 译文: 张舍人这次去江东,就和你本家著名的张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