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他主要写山水诗,是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之一,他前期主要写政治诗与边塞游侠诗,后期主要写山水诗。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
孟诗不事雕饰,清淡简朴,感受亲切真实,生活气息浓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如《秋登万山寄张五》、《过故人庄》、《春晓》等篇,淡而有味,浑然一体,韵致飘逸,意境清旷。孟诗以清旷冲澹为基调,但冲澹中有壮逸之气,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精力浑健,俯视一切。
盛唐时期形成的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诗歌流派,又称“王孟诗派”。该派有陶渊明、“二谢”(谢灵运、谢朓)诗之长,以山水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为主要题材,风格冲淡自然。该派重要诗人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
代表作品: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相关阅读
1 孟浩然诗词《留别王维》的诗意赏析
《留别王维》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内容】 寂寂竟何待, 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 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 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 还掩故园扉。 【赏析】: 【查看全文】
2 《春晓》孟浩然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诗鉴赏: 这首诗写的是春日早晨的景色。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二句是说:春天夜短,睡着后不知不觉中 【查看全文】
3 《登望楚山最高顶》鉴赏导语:这首诗为作者登上家乡的山峰最高顶时所作,抒发了作者此时雄壮豪迈的心情,表现了诗人对家乡风光的热爱。 【原文】 登望楚山最高顶 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 最高唯望楚 【查看全文】
4 《夜归鹿门山歌》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 【查看全文】
5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及赏析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下面 【查看全文】
6 孟浩然的求仕诗赏析盛唐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大。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了一种比较独特的政治生活局面:无官之人企图由隐入仕,高官之人又由仕而隐。我们所熟知的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