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王维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①。
当路②谁相假③,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注释:
①违:分离。
②当路:当权者;
③假:宽假,优容的意思。
评析:
这首诗应是作者离长安时的作品,主诉怨悱。首联直接说出自归。颔联则写题意“惜别”,颈联说明自归之故──乃是知音既少,当道不用,此时不走,更待何时。以失意后的牢骚贯穿全诗。
语言平淡朴实,近于口语,不讲究对偶,顺其自然。
相关阅读
1 孟浩然《田家元日》翻译及赏析
田家元日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译文】 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转向东方,今天早晨一 【查看全文】
2 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原文赏析及翻译晚泊浔阳望庐山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但闻钟。 【注释】 解题:作者在千里舟行途中,泊船浔阳 【查看全文】
3 论孟浩然田园诗的特点孟浩然是继陶渊明后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他的田园诗大多在描写田园生活的美好和身处其中的愉快。 东晋末年,陶渊明以其朴素自然的语言和悠闲恬静的情调写了不少描绘田园生活的诗 【查看全文】
4 分析孟浩然隐逸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孟浩然他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会心,写出一时真切的感受。 孔子曾说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纵观中国的文化史,历朝历代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隐逸现象,作为这种现象载 【查看全文】
5 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诗歌鉴赏临洞庭上张丞相 作者: 孟浩然 [格律]五言律诗 [原文]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①。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②。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③。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④。 [译文] 八 【查看全文】
6 孟浩然《过景空寺故融公兰若》全诗注释鉴赏孟浩然(公元689公元740),字浩然,号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田园隐逸派和山水行旅派诗人,与王维并称为王孟。其刚正志高,但仕途坎坷。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 孟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