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在我们中国,你,我,他,有谁不是从小就背诵这首诗的。这首《春晓》和李白的《静夜思》、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样,都是一经过目、一经入耳就很难使人忘记的精品。
{知识链接} (幻灯展示)
关于作者
孟浩然(公元689—740年),名浩,字浩然。襄阳人,人称孟襄阳。他的经历较简单,早年隐居在离襄阳城30里的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试落第。在太学赋诗,举座嗟而佩服。曾游览东南各地,与王维齐名,人称“王孟”。与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均有交往。李白有两首怀念孟浩然的诗。杜甫也有诗赞颂孟浩然。他的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隐居田园生活。他为开元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故生前死后皆享有盛名。他死后不到10年,诗集编成后,即送“秘府”保存。《全唐诗》收集了他的200多首诗,其中近30首是描写、歌颂家乡的诗,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襄阳城内东北角“鉴湖”附近曾建有“孟亭”。襄阳南门外背山临江之涧南园有他的故居。
孟浩然主要活动于开元年间。他大半生居住在襄阳城南岘山附近的涧南园,中年以前曾离家远游。四十岁那年赴长安应进士试,落第后在吴越一带游历多年,到过许多山水名胜之地。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贬荆州刺史,孟浩然曾应辟入幕,不久辞归家乡,直至去世。有《孟浩然集》。在盛唐诗人中,孟浩然是年辈较早的一个,其人品和诗风深得时人的赞赏和倾慕。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诗中取材的地域范围相当广大。
山水景物是南朝诗歌最重要的题材,经历长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到孟浩然,山水诗又被提升到新的境界,这主要表现在:诗中情和景的关系,不仅是彼此衬托,而且常常是水乳交融般的密合;诗的意境,由于剔除了一切不必要、不谐调的成分,而显得更加单纯明净;诗的结构也更加完美。
孟浩然在旅程中偏爱水行,如他自己所说:“为多山水乐,频作泛舟行。”(《经七里滩》)他的诗经常写到漫游于南国水乡所见的优美景色和由此引发的情趣。孟浩然山水诗的意境,以一种富于生机的恬静居多。但是他也能够以宏丽的文笔表现壮伟的江山。孟浩然诗歌的语言,不钩奇抉异而又洗脱凡近,“语淡而味终不薄”(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他的一些诗往往在白描之中见整炼之致,经纬绵密处却似不经意道出,表现出很高的艺术功力。另外,孟浩然在诗体的运用上往往突破固有程式的拘限,读来别有滋味。
山水田园诗派
山水田园诗派,中国唐代诗歌流派。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继承和发展了陶渊明田园诗和谢灵运、谢朓等的山水诗。代表人物有盛唐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中唐的韦应物、柳宗元等。他们的作品较多地反映了闲适澹泊的思想情绪,色彩雅淡,意境幽深,多采用五言古体和五言律绝的形式。他们在发掘自然美方面,既能概括地描写雄奇壮阔的景物,又能细致入微地刻画自然事物的动态;在自然景物的观察上别有会心,能够巧妙地捕捉适于表现其生活情趣的种种形象,构成独到的意境,把六朝以后的山水诗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其中以王维成就为高,他是诗人,又是画家,能以画理通之于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于李杜之外,别立一宗,对后世影响很大。
孟浩然,就是这样一位悄悄走进你的童年的诗人,甚至于是终生与你相伴的唐代诗人。时至今日,我相信,你和我,咱们大家,都又读了一些孟浩然的诗,对于孟浩然其人,也一定知道一些他的轶闻轶事,看到过有关他的种种评论,但我相信最难使人忘怀的是李白的《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挹清芬。”和闻一多的这一篇《孟浩然》。闻一多的这一篇《孟浩然》虽然篇幅比较长,也不如诗那样琅琅上口,但一经读来,却也是很难使人忘记的。
二、文本解读
1、阅读全文,标识每一自然段的关键词句。(同座互助)
2、抽查阅读情况。
3、梳理文章。
第一部分(1-2)由孙润夫所藏孟浩然的画像,阐明孟浩然是诗如其人,人如其诗。
第二部分(3-5)襄阳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传承促使孟浩然成为隐士。
第三部分(6)孟浩然的诗歌特点是淡,淡到读者看不到诗。
第四部分(7-8)从文学史的角度评价孟浩然的地位。引用庄子的话,讨论“材与非材”,总结孟浩然的“诗如其人,人如其诗”。
三、问题探究
1、怎样理解孟浩然诗的“淡”?(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要点摘录:孟浩然描绘景物,往往用出色的白描手法,用素淡的语言,简洁地写出自己的直觉感受,似乎毫不着力,却富于超妙自得之趣。笔意在若有若无之间,却创造出浑然一体、引起读者无穷想象和回味的意境。这种诗,古人评为“最为高格”,“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文中的“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
{相关链接}过故人庄(孟浩然)赏析
诗文赏析:人称“孟襄阳”之诗无意求工而清新超俗,清新浅淡中,自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此诗即可称是孟氏之代表作,全诗用平淡之语写平淡之事,恬淡之中见亲切。
青山绿树、鸡黍桑麻,好一派田园风光;场圃、老友、淡酒,真好比人间仙境,在这里,俗世名利、荣辱得失全如过眼烟云,飘然脑后。老友相聚,待以鸡黍之饭,普通简单的事情却被诗意地表现了出来,给人们留下了一个美的意境和幻想的空间。
[设计意图]
旨在让学生把握文章要点,理解孟浩然诗的特点。
2、文章最后两段以及引用庄子的一段话,应该怎样理解?(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网络搜索,整合。)
[学情预设]
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 孟浩然 出谷未亭午, 至家已夕曛。 回瞻下山路, 但见牛羊群。 樵子暗相失, 草虫寒不闻。 衡门犹未掩, 伫立待夫君。 孟浩然诗鉴赏 精思观,在襄阳附近。 【查看全文】
2 孟浩然《过故人庄》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诗鉴赏: 首联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叙述 【查看全文】
3 孟浩然《洛中访袁拾遗不遇》《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原文: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赏析 : 这首诗里包含了相当复杂的情绪,既有不平,也有伤感;感情深 【查看全文】
4 古代诗人孟浩然简介关于古代诗人孟浩然,他的作品有哪些呢?写了哪些著名诗词? 孟浩然,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汉族,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字浩然,世称「孟襄阳」,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 【查看全文】
5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阅读答案夜归鹿门歌① [唐]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注]鹿门, 【查看全文】
6 孟浩然诗词《与诸子登岘首》的诗意赏析《与诸子登岘首》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内容】 人事有代谢, 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 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 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 读罢泪沾襟。 【赏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