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教学导案

发布时间:2015-05-25 00:00

  导入:

  如果说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中的一朵奇葩,那孟浩然则是点缀其上的一滴晶莹露珠,其充满魅力与特色的诗风在盛唐独树一帜,也为其在人才济济的诗史上刻下了永恒的印记。同学们能否先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孟浩然的诗歌有哪些?(《春晓》、《宿建德江》、《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过故人庄》。)我们常说"中国古诗写胸襟,是人格美的自然流露",那么孟诗在语言和思想情感上留给你怎样的印象和感受?

  整体感知:

  本文作者闻一多先生也是一位诗人,所谓"英雄惜英雄",相同的志向与情趣使闻一多似乎带着我们在与孟浩然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那么同学们在快速阅读文章之后,能否先找出作者是选择了一个怎样的角度对孟浩然评价的?

  (诗如其人,人如其诗。)

  分析理解:

  围绕这个评价的核心,那我们先来读文识人,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孟浩然的句子,看看闻一多是从他哪些方面来写这位诗人的?

  (①、相貌:"颀而长,峭而瘦"、"白袍"、"骨貌淑清,风神散朗""精朗奇素"。)我们能否闭上眼镜想象一下,孟浩然正向我们走来,他……好请一位同学具体描述一下你看到的孟浩然好吗?(落实"淑清""散朗"具体含义,为下面诗歌风格铺垫。)

  (②、他的信仰与家乡的紧密关系)你找到了几点依据?

  正是这样一个瘦高飘逸之白衣书生,外貌温和俊朗,气质清远超俗;怀着一份对古人隐士无限仰慕的情怀傲视凡尘,超然物外。常言道:有怎样的人品就会有怎样的文品。那么闻一多先生又是怎样为我们评价孟浩然的诗歌的呢?

  (①"果然,他的诗是不多,量不多,质也不多。")

  学生分小组研讨,孟诗量和质不多的原因,结合具体文句交流分析。

  (②"淡到看不见诗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

  那么闻一多所说的这类真正孟浩然的诗,都有哪些鲜明的风格和特点呢?你认为作者最欣赏的是诗的什么?

  小结提升:

  最后作者得出了一句总结性的评价:得到了"诗的孟浩然",便可忘掉"孟浩然的诗"。看似很简单而普通的一个句子,其间却蕴藏着闻一多的一颗诗心,也是闻一多唐诗研究的独到之处。作者更欣赏得是孟诗中蕴含的那种"风神散朗""风仪落落"的神韵。正是一份温和俊朗、清秀超俗的外形,与傲视凡尘超然物外的修养气度,才得以形成孟诗的"淡"。 无独有偶,清代也有一位文学评论家沈德潜曾这样评价过孟浩然的诗--"从静悟中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得出,孟诗的"淡"并不是单纯的语言直白。最吸引人的恐怕还是他貌似平淡的言语下,却有着令人玩味的神韵。

  对比阅读:

  为了更好的感悟孟诗其中的"淡",那么我们对比同一题材的诗歌,一个是诗圣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个是孟浩然的《晚泊浔阳望庐山》。请同学们结合我们今天所谈到的"诗如其人,人如其诗"的道理,品味一下两首诗的不同之处,以及孟诗之中的"淡"味。

  结语:

  在别人诗是人的精华,而孟浩然最好的诗则是孟浩然本人。"诗言志、诗言情"闻一多先生以敏锐的洞察力捕捉了诗人心灵的微妙感受,从而把握其诗歌艺术风格的精髓。最后让我们用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一诗中的佳句来结束今天的课程:"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临登。"愿大家更好地学习借鉴孟浩然等古代先贤的求实精神和高风亮节,成为时代的风流人物。


相关阅读
1 《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全诗鉴赏

《送杜十四之江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从写景入笔,通过淼茫春江与孤舟一叶的强烈对照,发出深情一问,对朋友的关切和依恋在这一问中表达得淋漓尽致。以下 【查看全文】

2 孟浩然洞庭湖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 (1)诗题一作《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张丞 【查看全文】

3 孟浩然《洛中访袁拾遗不遇》高考诗歌鉴赏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原文: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鉴赏: 这首诗里包含了相当复杂的情绪,既有不平,也有伤感;感情深沉, 【查看全文】

4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盛唐诗人孟浩然作品。这首诗不仅准确地表现出山中从薄暮到深夜的时态特征,而且融统着诗人期盼知音的心情,有孤清之感。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查看全文】

5 孟浩然《留别王维》诗歌鉴赏

留别王维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 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 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 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 还掩故园扉。 据《旧唐书文苑传》载,孟浩然年四十,来游京师, 【查看全文】

6 孟浩然清明即事原文及翻译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出自孟浩然的《清明即事》。下面是文学网小编Lynn整理的唐代诗人相关内容资料。(更多唐代诗人内容请关注文学网) 【原文】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