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原文: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初秋》译文
不知不觉就立秋了,夜也渐渐长了。
清凉的风缓缓地吹着,又感到凉爽了。
酷热的夏天热气终于消退,房子里也安静了。
台阶下的草丛也有了点点露水珠。
注释
不觉:不知不觉
初秋:立秋左右
清风:清凉的风
习习:微风吹的样子
重:再次
凄凉:此处指凉爽之意
茅斋:茅草盖的房子
莎:多年生草本植物
露光:指露水珠
相关阅读
1 孟浩然的关于日的诗句
孟浩然的一生,徘徊于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之中,直到碰了钉子才了结了求官的愿望。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孟浩然的关于日的诗句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查看全文】
2 失意文人的样板——孟浩然我们先来看一首小诗: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春晓》 想必只要是中国人都应该会背这首诗,其语言浅显得如同在说话,但却充满了意趣。在这里我 【查看全文】
3 《晚泊浔阳望庐山》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五律。此诗上半首叙事,略微见景,稍带述情,落笔空灵;下半首以情带景,以空灵之笔来写内在的情感。以下是小编整理分享的《晚泊浔阳 【查看全文】
4 浅谈孟浩然隐逸情结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亦是后世隐逸之士竞相模仿的对象。 孟浩然,隐鹿门山,以诗自适 [1]5050 ,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 。史册对孟浩然着墨不甚多,但都不避其 【查看全文】
5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学习与赏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 【查看全文】
6 孟浩然的《春晓》诗歌鉴赏诗歌鉴赏:孟浩然的“春晓” 生活处处有诗,诗歌于生活。人人眼中有诗,但不是人人都能作诗。好的诗歌往往就是“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生活现象。言他人想说而不能说之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