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孟浩然的“春晓”
生活处处有诗,诗歌于生活。人人眼中有诗,但不是人人都能作诗。好的诗歌往往就是“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生活现象。言他人想说而不能说之言往往就成诗。
孟浩然有首家喻户晓的《春晓》,在这方面就很有代表性。“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你看这近似口语的诗,在多少人眼中心中是“有”的,但惟有孟浩然笔下才有。
“春眠不觉晓”这是生活的常理。“春困,秋乏,夏打盹。”凡有点生活阅历的人都知道春天人们嗜睡,因为安逸了一冬天的人,在春天这个日日夜短的时候,无法一时适应,晚上躺下还没睡够天就亮了,所以“春宵一刻值千金”啊。但“春眠不觉晓的诗句却是孟浩然吟诵出来的,而且一吟诵出来就成了名句。
“处处闻啼鸟”也是众多人经历的。春天是鸟儿呼朋引伴的季节。春日清早,住在乡村的人都会听到叽叽喳喳的鸟鸣声,不管你是烦还是喜,你都能听得到。这是“人人心里有”的经历,但“个个笔下无”。如果说第一句还仅仅是表达抽象的事理,这第二句就有了物象,有了意境。但这物象、这意境惟有孟浩然把它入诗,进入了诗中就是美的意境。
当然,仅有上面两句,还不称其为诗,诗是具有强烈的抒情性的文学样式。诗人扑捉到这美好的意象,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怀呢?请看后两句.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刮了一夜的风,下了一夜的雨,那满树刚刚绽开的桃花、李花、杏花凋落多少?这就是作者的情怀。他担心一夜风雨,树上的花都被雨淋掉,风吹掉了;他担心,这美好的春天很快就过去了,他担心,人生就有如这花朵,转瞬即逝。这是对美好事物的呵护之情,这是惜春之情,这是惜时之情,这是美好的情怀。有了这样的情怀,作者前两句的妙语才锦上添花,才登堂入室,才被大家所喜爱,成为既通晓,又美丽的名诗。
好诗,皆有自己的妙处。该诗妙在自然,妙在朗朗上口,妙在言他人想说而说不出来的话,妙在美好的情怀。
这首诗已经明白通晓到妇孺老幼皆懂的地步了,所以也没有必要再用现代语言去翻译了。所以本文也没必要沿袭它文再去罗嗦一遍,就此收笔。
相关阅读
1 孟浩然《登望楚山最高顶》鉴赏
登望楚山最高顶 孟浩然 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 最高唯望楚,曾未一攀跻。 石壁疑削成,众山比全低。 晴明试登陟,目极无端倪。 云梦掌中小,武陵花处迷。 暝还归骑下,梦月映 【查看全文】
2 孟浩然《万山潭作》全诗赏析及注释万山潭作 孟浩然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①磐石:石之扁而大者。 ②万山潭:即沉碑潭,在今湖 【查看全文】
3 面试是如何毁了孟浩然孟浩然,40岁出头,长期失业在家,以写诗自娱。人到中年,埋藏心底多年的理想与抱负愈发强烈,终于下定决心赴京赶考,求取功名。 作为诗人,孟浩然早已声名在外,年轻的李白对他推崇备至 【查看全文】
4 白居易《后宫词》译文及赏析后宫词 白居易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译文】 泪水湿透了罗巾无法入睡好梦难成,深夜时分听到前殿传来按着节拍唱歌的声音。红 【查看全文】
5 孟浩然的诗《过故人庄》《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注释: 1. 过:拜访,探访,看望。 2. 具:准备。 【查看全文】
6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赏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