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下送辛大之鄂》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原文:
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
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
予亦忘机者,田园在汉阴。
因君故乡去,遥寄式微吟。
赏析:
前四句叙述辛大,后四句叙述自己。南方的辛居士,要回家乡去了。他空有“济川”之心,而没有发挥“调鼎”之用。信佛教而不出家的称为居士。“济川”,在这里也是求官的比喻。“调鼎”本来是宰相的职责,这里用来比喻做官。这两句诗,写得很堂皇,说穿了,只是说;他想求个一官半职,可是竟没有到手。有人把“济川心”讲做“救世济民的心”,未免抬得太高了。
后半首说自己也是一个“忘机者”,家园也在汉水边上,因为听说你要回家去,所以从远地寄这首诗给你,以表慰问之情。“忘机者”是忘却了一切求名求利、勾心斗角的机心的人。这是高尚的比喻,事实上是指那些在功名道路上的失败者。《诗经·邶风》有一首诗,题名《式微》。有一个黎国的诸侯,失去了政权,寄居在卫国。他的臣子做了这首诗,劝他回去。“式微”的意义是很微贱。亡国之君,流落在外,是微贱之至的人。孟浩然说这首诗是“式微吟”,是鼓励辛大回家乡的意思。这个辛大,想必也是一位落第进士,和孟浩然一样的失意人物。所以这首送别诗,没有惜别之意,而表达了自己的式微之感,从而抒写了自己的乡愁。古典文学中用“式微”一词,相当于现在的“没落”。“式馓吟”就是“没落之歌”。
相关阅读
1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山水古诗
孟浩然,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的唐代诗人孟浩然 【查看全文】
2 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译文及注释《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原文: 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译文 山色昏 【查看全文】
3 孟浩然诗作《送杜十四之江南》鉴赏【作品简介】 《送杜十四之江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从写景入笔,通过淼茫春江与孤舟一叶的强烈对照,发出深情一问,对朋友的关切和依恋在这一问中表达得淋 【查看全文】
4 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鉴赏【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湖北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县)人,唐代著名诗人。早年曾隐居鹿门山,著有《孟浩然集》。 孟浩然的诗风格清新俊逸,恬静淡远,除表现个人求官不遂的苦闷 【查看全文】
5 孟浩然诗词《与诸子登岘山》的诗意赏析《与诸子登岘山》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内容】: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作者 【查看全文】
6 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 早寒有怀 / 江上思归 唐/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