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大入秦
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
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
平生一片心。
孟浩然诗鉴赏
这是一首送别诗,朱大名去非。
首句“游人五陵去”“游人”,强调其浪游者的身份。“五陵”本为汉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都在长安,诗中用作长安的代称。京华之地,是游侠云集之处。“宝剑值千金”,惜别赠别乃知之所为这句诗本为曹植《名都篇》诗句,这里信手拈来,不仅强调宝剑本身的价值,而且有身无长物的意味。这样的赠品,将是何等珍贵,岂可等闲视之!诗中写赠剑,有一个谁赠谁受的问题。从诗题看,本可顺理成章地理解为作者送朱大以剑。而从“宝剑”句紧接“游人”言之,似乎还可理解为朱大临行对作者留赠以剑。在送别时,虽然只能发生其中一种情况;但入诗时,诗人的著意唯在赠剑事本身,似乎已不太注重表明孰失孰得。这反而耐人寻想。
千金之剑,分手脱赠,大有疏财重义的慷慨之风。
不禁令人联想到一个著名的故事,那便是“延陵许剑”。
《史记·吴太伯世家》载,受封延陵的吴国公子“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季札挂剑,其节义之心固然可敬,但毕竟已成一种遗憾。“分手脱相赠”, 痛快淋漓。最后的“平生一片心”,语浅情深,似是赠剑时的赠言,又似赠剑本身的含义—— 即不赠言的赠言。只说“一片心”而不说一片什么心,妙在含浑。却更能激发人海阔天空的联想。那或是一片仗义之心,或是一片报国热情,..。总而言之,它表现了双方平素的仗义相期,令人咀嚼,转觉其味深长。
浩然性格中也有豪放的一面。唐人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中称他“救患释纷,以立义表”,“交游之中,通脱倾盖,机警无匿”,《新唐书·文艺传》谓其“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那么,这首小诗所表现的慷慨激昂,也就不是偶然的了。
相关阅读
1 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赏析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 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 孟浩然诗鉴赏: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题一作送杜晃进士之东吴。 唐时所谓进士,为后 【查看全文】
2 孟浩然《春晓》《春晓》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原文: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赏析: 《春晓》是一首惜春诗,看似极为口语化,却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 【查看全文】
3 读孟浩然《过故人庄》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体现出的人际之交,让这个物欲横流,唯利是图的社会中生活的人慨然相叹。 唐朝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此句真切地 【查看全文】
4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及赏析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下面 【查看全文】
5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词鉴赏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韵译: 人间世事不停地交替变换,一代接一代永远 【查看全文】
6 孟浩然诗《云门兰若与友人同游》笺注孟浩然诗《云门兰若与友人同游》主要描写了什么?笺注是如何的? 诗题一作《云门寺西六七里闻符公兰若最幽与薛八同往》。云门,山名,在浙江绍兴南,亦名东山,山有云门寺。南朝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