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清明即事原文及赏析

发布时间:2016-03-31 00:00

  适逢清明,诗人即事抒怀,写下了这首五言诗,艺术地反映了作者的感慨和深深的愁绪。 下面是文学网小编Lynn整理的唐代诗人相关内容资料。(更多唐代诗人内容请关注文学网)

  【原文】

  《清明即事》 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注释】

  ①此诗除《全唐诗》外,诸本皆不载,似非孟浩然所作。

  ②帝里:京都。

  ③据此句,知作诗时作者不在帝里。

  ④茗:茶。按,饮茶之风,似始盛于中唐以后,盛唐时尚不多见。

  【翻译】

  前两句写西湖春景和游春的热闹场面。后两句说日暮人散以后,景色更加幽美,那些爱赶热闹的人既然不知道欣赏,只好让给飞回来的黄莺享受去了。

  反映了清明时节郊游踏青的乐趣:“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江南三月正是“梨花万朵白如雪”的季节,青年人结伴出城,踏青寻春,笙笛呜咽,歌声袅袅,微风拂面,杨柳依依,真是“心旷神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诗人简介】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虽不如王维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故后人把孟浩然与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赏析】

  清明即事,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开元十六年(728)早春,孟浩然西游至长安,应考进士。

  适逢清明,诗人即事抒怀,写下了这首五言诗,艺术地反映了作者的感慨和深深的愁绪。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一个“重”字,一个“愁”字,开篇明义。京城一年一度又是清明,也许清明是一个普通的日子,然而漂泊在外的游子此刻的心中却贮着一片愁楚。

  一开篇,全诗就置入了青灰的愁绪中,奠定了抒情状物的基调。清明节,唐人有游春访胜、踏青戴柳、祭祀祖先的风俗,往往倾城而出。“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就惟妙惟肖地点染出了这种境界。说点染,是因为是作者并未进行全景式的描述,而是采用动静结合,声色倶出的特写手法,犹如一个配着声音的特写镜头,生动自然。远处,甬路上传来了一阵吱吱嘎嘎的行车声,这声音有些驳杂,看来不是一辆车,它们到哪里去呢?“柳色东城翠”,哦,原来是到东城去折柳踏青。一个“翠”字不禁使人想到了依依柳烟,濛濛新绿的初春图景。接着,“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喜”,诗人又把想象的目光转向了绿草青青的郊外。坐在车上,顺着青色的甬路来到绿意萌生的柳林,来到万勿复苏的郊外。白的杏花、粉的桃花轻盈地飘落,而毛绒绒、绿酥稣的小草却齐刷刷地探出了头,给这世界点缀一片新绿。群莺自由自在地翱翔,美丽的蝴蝶成双成对地嬉戏,一切生命都在尽享大自然的温柔和丽,这该是何等畅快、舒心。 然而诗人并未“渐入佳境”,笔锋一转,把目光收回身旁。“堂堂坐相忆,酌茗代醉”,一动一静,两个镜头浦,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独坐旷室,痴痴地追忆什么,继而端起茶杯,默默一饮而尽,叹口气又呆呆坐出神。这里的孤寂、愁思,这里的凄冷、沉默,同欣欣向荣的大自然、欢愉的郊游人群形成了一种多么鲜明的对比。

  诗人追忆什么,是童年无拘无束的天真自由,少年隐居的苦读生活,还是欲登仕途的漂泊岁月?诗人在愁什么,愁仕途的艰辛难挨,还是愁人世的沧桑易变?……融融春光下诗人抒写了无尽的感慨,个中滋味令人咀嚼不尽。 诗人想入仕途却又忐忑不安;欲走进无拘无束的大自然,却又于心不甘。种种矛盾的情绪扭结在一起,寓情于景,寓情于境,自然而传神地表达出诗人微妙、复杂的内心世界。


相关阅读
1 赠孟浩然

赠孟浩然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敬重孟先生 【查看全文】

2 古诗三首《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赋得古原草

教材简析: 本课编排的三首古诗《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赋得古原草送别》分别是唐代诗人王维、李白、白居易的著名诗作。三首诗都是描写送别朋友时,与朋友 【查看全文】

3 孟浩然《送王昌龄之岭南》注释及创作背景

送王昌龄之岭南 孟浩然 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 岘首羊公爱,长沙贾谊愁。 土毛无缟纻,乡味有槎头。 已抱沈痼疾,更贻魑魅忧。 数年同笔砚,兹夕间衾裯。 意气今何在,相思望 【查看全文】

4 孟浩然诗词 洗然弟竹亭

洗然弟竹亭此诗写作者与诸弟常在一起,是孟浩然早年的作品。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 洗然弟竹亭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原文: 吾与二三子,平生结交深。 俱怀鸿鹄志,昔 【查看全文】

5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陵古诗赏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陵① (唐)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②,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①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②黄鹤楼:建在湖北武昌西边 【查看全文】

6 送孟浩然之广陵改写800字

细雨润草绿,微风沁花香,今日正是阳春三月,绿油油的小草从地下探出了小脑袋,如绣花针般的雨密密的斜织着,飘洒在嫩绿的柳条上,似一层薄雾,远远望去,仿佛一股绿烟在飘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