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孟浩然是继陶渊明后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他的田园诗大多在描写田园生活的美好和身处其中的愉快,语言朴素而有韵味。白描手法的运用,更能体现出他的田园诗清新淡远,朴素宁静的特色。而其中那些跳跃灵动的画面,又给他的田园诗涂抹上不一样的色彩,充满了情趣。
1 沉醉田园,享受美好而愉快的田园生活
孟浩然对陶渊明的人格是敬仰的,在生活方式上,他也追随着陶渊明的脚步,求仕未成,回归田园,在恬淡悠然的田园生活中来寻找自己精神的栖息地。沉醉田园,尽情去享受美好而愉快的田园生活。
《过故人庄》这样写道:“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是怎样一幅充满生机,毫无负担的农家生活图景呀!老朋友杀鸡做饭,邀请我去做客。田家没有山珍海味,一盘肥鸡就是待客的佳肴,何其亲切。一路进庄,葱茏茂密的绿树环绕村庄,清幽宁静;远处连绵的青山给田园筑起一道天然的屏障。到了老朋友家,临窗把盏,看着窗外的打谷场和翠绿的菜园,家长里短,细细碎碎,说的都是有关农家收成、年景的轻松话题。不觉时间溜走,该告辞了。临走时,率真地向主人表示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还要来观赏菊花。在这里,一盘家常的菜肴,一碗自家酿的美酒,清幽宁静的村庄,远处的青山,再辅以家常话的絮叨,一切都是那么自然、亲切、美好。身在这样的田园中,如何不叫人心情愉快呢。
再来看《田家元日》:“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农家新的一年又开始了,年过四十的诗人不做官,但却担忧农事,于是就和那些在田野里耕种的农夫唠唠家常,扛着锄头随着调皮的牧童去田里劳作。田间地头,大家坐在一起,说到今年的年成气候,都说一定是个好年景。荷锄耕作,期盼好的年景,说到是丰年时,我们都可以感受得到诗人是的快乐。农家的生活虽苦累,但却没有纷争,没有精神枷锁,是轻松的, 随性的,这不正是诗人想要拥有的生活吗?
田家的生活是平淡的,但其中也充满了情趣。这首《戏题》(又作《戏赠主人》):“主人客醉眠未起,主人呼解酲。已言鸡黍熟,复道瓮头清。”这是一组“客”与“主”的对话,诗人喝醉了还没醒过来,热情的主人又来了。“饭做好了,鸡也炖好了,快起来喝好酒吧”。“呼”、“已言”、“复道”,把主人的热情好客形象表现了出来,又反衬出了“客”与“主”之间的熟稔,“客”已融入到了这地地道道的农家生活,妙趣横生。
在孟浩然的笔下,农家热情,农人勤劳善良,田园静谧安详。身在这样的氛围里,心情自然快乐充实。
2 简单勾勒,白描平淡朴素的田园风光。
孟浩然的田园诗,继承了陶渊明的平淡特点,所以后人把他们归于平淡派。而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那就是他比陶渊明还要平淡,在他描写生活和景物时, 抓取到的都是生活中平常普通的片段,很少极笔力摹写,很少雕琢粉饰,都运用叙述的笔调表现出来。“脱有形似,握手已违”(司空图《诗品·冲淡》)。且善用白描手法,力求自然与纯真。“于平淡中见真奇”。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这是一首耳熟能详的小诗,撷取生活中的一个微小片段。春天睡得好,不知不觉天已亮,到处是鸟儿的啁啾,这样美的春色让人心醉。“夜来风雨声”,不禁慨叹“花落知多少”。初读,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的小诗,简单的描写“春晨”、“春鸟”、“春雨”、“春花”,如行云流水般平淡自然。细品,其中却有淡淡的伤春之情感。不觉让人想起清照的“雨疏风骤”与“绿肥红瘦”的惜春之情。再有“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夏日南亭怀辛大》)。典型的白描手法。夕阳西下, 素月东升,时间交错,“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爱而“渐起”,心里顿觉凉爽。诗人沐浴后,洞开凉亭,“散发”不梳,靠窗而卧,这是一种闲情,也是一种适意。真是““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陶潜《与子俨等疏》)。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来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形象却鲜明生动,如在眼前,这样的白描手法在孟浩然的其他田园诗中是屡见不鲜的。“采樵入深山,山深树重叠。桥崩卧查拥,路险垂藤接”(《采樵作》)。入深山打柴,深山中树丛层叠,已经被山间洪水冲毁的小桥被那些浮木拥堵着。小路险阻只能拉着那些粗壮而牢固的藤条行走,山风呼呼从耳旁掠过。简单勾勒,把入山砍柴的艰险描绘了出来。“竹林新笋稚,藤架引梢长。燕觅巢窠处,蜂来造蜜房”(《夏日辨玉法师茅斋》)。苍翠的竹林里,新笋破土而出;茂盛的树藤爬满了架子。燕子在堂前飞来飞去,四处寻找着自己的小窝;而嗡嗡的蜜蜂正在辛勤的建造自己的蜂房。忙碌、热闹而充满生机。一派典型的夏日农家葱茏之景。平淡描述, 毫无修饰,却情渗其中。“春晚群木秀,间关黄鸟歌。林栖居士竹,池养右军鹅”(《晚春题远上人南亭》)。葱茏群木秀,悦耳黄鸟声,碧绿挺拔竹,鹅在池中游。休闲、自在、妙趣,农家晚春图被寥寥几笔点染得充满了情趣。
孟浩然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不宽。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 ji )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 【查看全文】
2 孟浩然《送朱大入秦》译文及鉴赏送朱大入秦 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注释】 ⑴朱大:孟浩然的好友。 ⑵秦:指长安: ⑶游人:游子、旅客,此诗指的是朱大。 ⑷五陵:地点 【查看全文】
3 浅谈孟浩然隐逸情结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亦是后世隐逸之士竞相模仿的对象。 孟浩然,隐鹿门山,以诗自适 [1]5050 ,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 。史册对孟浩然着墨不甚多,但都不避其 【查看全文】
4 孟浩然诗的“清淡”导语:孟浩然诗具有清与淡的特色。清淡的形成,就其原因与时代背景及自身经历相关。作为一位布衣才子,他把自己的感受融入自然之间,在山水自然、隐居田园中找到了自我灵魂的 【查看全文】
5 孟浩然的田园诗1、《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秋登兰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 【查看全文】
6 孟浩然《春晓》在禅林的传播导语: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689―740)的《春晓》,是首家喻户晓的小诗,声情并茂,意境隽永,千百年来颇受世人喜爱。 较早以《春晓》诗证禅者出现在南宋的颂古作品中,如《禅宗颂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