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的诗全集诗词

发布时间:2017-04-26 00:00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的诗大家知道几首呢?

  孟浩然的诗全集诗词:

  《春晓》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全文古诗如下: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

  春日酣梦不知不觉到了早晨,到处都是鸟儿明快的啼叫声。想起夜里的那阵阵风雨声,感叹不知多少花儿零落在庭院。

  《宿建德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全文古诗如下: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

  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落黄昏使我又增添一份新的哀愁。原野空旷,远处的天空好像比近处的树还低,江水十分清澈,映照的月亮仿佛与人更亲近。

  《过故人庄》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全文古诗如下: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

  老朋友准备好了丰盛饭菜,邀请我到他的田舍(家)做客。翠绿的树木环绕着小村,村子城墙外面青山连绵不绝。打开窗子面对着谷场和菜园,我们举杯欢饮,谈论着今年庄稼的长势。等到九月初九重阳节的那一天,我还要再来和你一起喝酒,还在一起观赏菊花。

  《早寒江上有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全文古诗如下: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译文】

  树叶飘落大雁飞向南方,北风萧瑟江上分外寒冷。我家在汉水转弯处,远望楚天云海迷迷茫茫。思乡的眼泪在旅途流尽,看一叶孤帆在天边飘荡。迷失道路问渡口在何处?茫茫江水在夕阳下奔腾。

  《望洞庭赠张丞相》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全文古诗如下: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憾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

  八月的洞庭湖水涨得平平满满,浩瀚的湖面与天浑然一体。蒸腾的水气笼罩着广阔的云梦二泽,湖中的波涛拍击着坚固的岳阳古城,我想出仕无人援引,犹如想渡湖却没有舟楫一样,在这圣明之世置闲真使我惭愧不已。坐在岸边望着垂钓之人,我心中不禁油然而生羡慕之情。

  《秋登兰山寄张五》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古诗全文如下: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译文】

  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我试着登上高山是为了遥望,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忧愁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远看天边的树林活象是荠菜,俯视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弯月,什么时候你能载酒到这里来,重阳佳节咱们开怀畅饮共醉。

  《夏日南亭怀辛大》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古诗全文如下: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译文】

  傍山的日影忽然西落了,池塘上的月亮从东面慢慢升起。披散着头发在夜晚乘凉,打开窗户躺卧在幽静宽敞的地方。一阵阵的晚风送来荷花的香气,露水从竹叶上滴下发出清脆的响声。正想拿琴来弹奏,可惜没有知音来欣赏。感慨良宵,怀念起老朋友来,整夜在梦中也苦苦地想念。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古诗全文如下: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尽欲,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译文】

  夕阳慢慢地隐没在西面的山脉后,连绵起伏的群山变得昏暗。月光穿过横斜的松枝,为夜晚添了几分凉意,泉水声和着风声,听起来别有一番风味。打柴的樵夫们快要全部归去,暮烟中的鸟儿们刚刚栖定。我期望你能够像我们约定的那样来此住宿,现在只有我独自一人抱着琴在小路边。

  《夜归鹿门山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古诗全文如下: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路向江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译文】

  山寺钟声鸣响,天色已近黄昏,渔梁渡头,一片争渡的喧哗声。人们沿着沙岸,向着江村走去,我也乘着小船,摇橹回到鹿门。鹿门月光照亮轻烟缭绕的树木,我忽然来到了庞公隐居的住处。岩壁当门对着松林长径多寂寥,只有我这个幽人在此自来自去。

  《临洞庭上张丞相》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古诗全文如下: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

  八月的湖水涨满,几乎与四岸齐平,无崖无端,似将万里长天包容。水气蒸蒸,笼罩了这古老的大泽云梦;波光粼粼,雄浑的气势撼动了岳阳古城。我想要涉河跋水,却没有舟帆载乘;若要闲居端坐,对不起这盛世清明。只好坐下来观看那些垂钓之人,空怀着实现理想的激情。

  《与诸子登岘山》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古诗全文如下: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巾。

  【译文】

  人间世事不停地交替变换,时光往来流逝就成为古今。江山各处保留的名胜古迹,而今我们又可以登攀亲临。渔梁洲因水落而露出江面,云梦泽由天寒而迷濛幽深。羊祜碑如今依然巍峨矗立,读罢碑文泪沾襟无限感伤。

  《岁暮归南山》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古诗全文如下: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译文】

  我已停止在宫廷北门请求谒见,归隐到南山中我那破旧的草庐。因为我缺少才干方被明主遗弃,由于我穷途多病故友往来渐疏。时光流逝头上的白发催人衰老,岁月无情新春逼迫着旧岁消除。胸中常萦怀愁绪彻夜不能入寐,窗前松下一片月光增加了空虚。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古诗全文如下: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译文】

  我常常愿隐居小丘醉卧林泉,想回到旧的家园又苦于无钱。久住北方求仕并非我的心愿,我怀念的是东林寺高僧名远。长安米珠薪桂生活如同销金,壮志逐年衰退事业与我无缘。日色已晚阵阵凉风轻轻拂面,听到秋蝉吟唱心中更加悲怨。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古诗全文如下: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译文】

  山色昏暗听到猿声使人生愁,桐江苍茫夜以继日向东奔流。两岸风吹树动枝叶沙沙作响,月光如水映照江畔一叶孤舟。 建德风光虽好却非我的故土,我仍然怀念扬州的故交老友。相忆相思我抑不住涕泪两行,遥望海西头把愁思寄去扬州。

  《留别王维》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古诗全文如下: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译文】

  这样寂寞无聊还有什么可待?天天碌碌无为独自空手而归。我想归隐山林去寻芳馨花卉,但又珍惜友情不愿分手相违。如今当权者们谁肯提携我辈,世上要寻知音实在寥寥无几。或许今生今世命合空守寂寞,还是回家关闭我的故园门扉。

  《夜归鹿门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古诗词全文如下: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译文】

  山寺里的钟声响起,天色已经昏暗,渔梁渡口人们争着过河喧闹不已。行人沿着沙岸向江村走去,我乘着小舟返回鹿门。鹿门山的月亮照清楚了朦胧的树影,不觉中忽然来到庞公隐居的地方。岩穴的山门及松间的小路静悄悄的,只有我这个隐者独自来来去去。

  《耶溪泛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古诗全文如下:

  落景余清辉,轻桡弄溪渚。

  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

  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

  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

  【译文】

  耶溪,即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南若耶山下。这一带是古代著名的风景区,《水经注》谓:“水至清,照众山倒影,窥之如画。”又名浣纱溪,相传春秋时越国美女西施曾在此浣纱。此地秀异的山水吸引了古代许多骚人墨客,游佳作甚多,浩然此作是较有特色的一篇。

  《题长安壁主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古诗全文如下: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

  【译文】

  这是一首咏叹人心难测的诗歌,也是一首可望出现不受黄金左右的真正交情的诗歌。这首诗自古以来广为流传,一直被人们吟咏不已,借以表达自己对人情碧波的憎恨,或者安慰受创的心灵。

  《送杜十四之江南》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古诗全文如下: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译文】

  荆州和吴郡是接壤的水乡,你离去的时候春天的江水正渺渺茫茫。太阳将要落山,远行的小船将要停泊在什么地方?抬眼向天的尽头望去,真让人肝肠寸断忧伤至极。

  《与送朱大入秦》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古诗全文如下: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译文】

  朱大你要到长安去,我有宝剑可值千金,现在我就把这宝剑解下来送给你,以表示我今生对你的友情。

  《舟中晓望》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古诗全文如下: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

  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

  【译文】

  孟浩然诗多写自己的日常生活,常常“遇景入咏,不钩奇抉异”(皮日休),故诗味的淡泊往往叫人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这首《舟中晓望》,就记灵着他约在开元十五年自越州水程往游天台山的旅况。实地登览在大多数人看来要有奇趣得多,而他更乐于表现名山在可望而不可即时的旅途况味。

  《田家元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译文】

  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转向东方,今天早晨一年又开始了。我已经四十岁了,虽然没有官职但仍担心农事。靠近在种满桑树的田野里耕作的农夫,扛着锄头和牧童一起劳作。农家人推测今年的收成,都说这一年是丰收年。

  《晚泊浔阳望庐山》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译文】

  经过了几千里江上扬帆,竟然都没遇到一座名山。当我在浔阳城外泊了船,才看到香炉峰非同一般。我曾读过慧远公的小传,其尘外之踪永使我怀念。东林精舍虽然近在眼前,傍晚的钟声听到也徒然。

  《自洛之越》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

  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

  【译文】

  孟浩然四十岁到长安应举不第,大约在公元728年(开元十六年)到东都洛阳游览。在洛阳滞留了半年多,次年秋,从洛阳动身漫游越州(今绍兴)。这首诗就作于诗人从洛阳往游绍兴前夕,故诗题作“自洛之越”。

  《登望楚山最高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

  最高唯望楚,曾未一攀跻。

  石壁疑削成,众山比全低。

  晴明试登陟,目极无端倪。

  云梦掌中小,武陵花处迷。

  暝还归骑下,萝月映深溪。

  【译文】

  孟浩然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他的故乡襄阳度过的,然其也有过几次为期不长的游历生活,他曾在湘赣一带游览,晚年又入蜀,游历期间他接触到了许多雄奇壮丽的景观,于是诗人便用奔放的笔势传神地描绘出了他的所见所闻,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雄浑佳作。

  《秋宵月下有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尝读高士传,最嘉陶征君。

  日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

  予复何为者,栖栖徒问津。

  中年废丘壑,上国旅风尘。

  忠欲事明主,孝思侍老亲。

  归来当炎夏,耕稼不及春。

  扇枕北窗下,采芝南涧滨。

  因声谢同列,吾慕颍阳真。

  【译文】

  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月光映上露珠晶莹剔透,好像被露水打湿了一样。在如此美丽的月光下,寒鹊不知道该到哪里栖息,而萤火虫也不敢和月光争一点光亮,随着卷起的门帘飞进了房间。邻杵夜声急,而这个时候从邻居那边传来的杵声在寂静的秋夜里显得那么清晰急躁。现在回想,已是无言,唯有对着明月许愿:请在每个洒满月光的夜晚多停留片刻,因为每一滴月光,都带着我的思念。

  《自浔阳泛舟经明海》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大江分九流,淼淼成水乡。

  舟子乘利涉,往来至浔阳。

  因之泛五湖,流浪经三湘。

  观涛壮枚发,吊屈痛沉湘。

  魏阙心恒在,金门诏不忘。

  遥怜上林雁,冰泮也回翔。

  【译文】

  大江分为九个支流,淼淼的样子简直成了水乡。各种船来来往往,经过浔阳。因为是太湖,流水经过湖南一带。观潮的景象象跟枚乘的《七发》里的广陵观涛一样壮观,凭吊屈原痛苦沉湘。一代帝王的居所常在,金门诏不会忘记。遥遥可伶上林苑的事情,冰溶解也盘旋飞翔。

  《渡浙江问舟中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全文如下: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

  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译文】

  钱塘江潮落后平静得不起一丝风波,和你同乘一只小船漂泊在江面上。不时探头向天边眺望,不知哪一座青山是我要去的越中。


相关阅读
1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翻译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注释] 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 【查看全文】

2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鉴赏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鉴赏: 诗人先后描绘夕阳西下、群壑昏暝 【查看全文】

3 孟浩然求仕期间的诗看其真隐者的气质

人们常常可以通过孟浩然隐居山林和游历山河的诗见其清淡、飘逸的隐士风采。 孟浩然被誉为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开创者,其诗内容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怀友的心情 【查看全文】

4 孟浩然古诗的思想

在一般读者的眼中,孟浩然是一个恬淡平和,超凡脱俗的隐士。 与唐代其他许多诗人相比,孟浩然的思想相对来说要单纯得多。但作为一个不得意的知识分子,尤其是生活于盛唐儒、道 【查看全文】

5 失意文人的样板——孟浩然

我们先来看一首小诗: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春晓》 想必只要是中国人都应该会背这首诗,其语言浅显得如同在说话,但却充满了意趣。在这里我 【查看全文】

6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此诗是一首投赠之作,通过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九龄予以援引之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