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孟浩然,襄阳人,前半生主要是在家闭门苦学,灌蔬艺竹,为乡里救患释纷,曾一度隐居鹿门山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孟浩然写春天的古诗,欢迎借鉴!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孟浩然《春晓》
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孟浩然《春晓》
3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
4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
5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 —— 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
6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
扩展阅读:唐代诗人孟浩然简介
孟浩然,唐朝家喻户晓的诗人,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和唐朝另一位在田园诗上有相当成就的诗人王维并称“王孟”。孟浩然,号浩,字浩然,古时候的人们都喜欢用字来称呼对方,和现在差不多,我们姓后面的单名也就是以前的古人的字。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么诗人吧。
孟浩然还有很多其他称呼,比如,孟浩然是襄州襄阳人,所以人们也叫他孟襄阳;孟浩然这一生并未入仕,没什么官职,常常隐居山林,人们便以“孟山人”称呼他。人这一生总是会有很多的称呼,或者外号的,但是他被世人牢记并不是因为他的名字,而是他创作的诗歌。
都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么生在盛唐的孟浩然也有一颗希望入仕一展文采的心,谁想仕途并不顺利,但是他也并没强求,不能说他不思进取,怎么不奋斗一把,他只是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入仕并不适合他。清醒如他,懂得及早抽身,隐居山林,寄情于山水,才有后世那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能够流传下来。
这就是孟浩然的简介,他这一生从一个埋首诗文的少年,到漫游或是到京城求取官职不得,然后隐居山林,尽管后来在幕府任过一段职,但终究还是投入山水的怀抱。虽不是多坎坷,但是作为一个有抱负的大丈夫,多次入仕失败,却还是写下这么多好诗,被世人传诵、学习,孟浩然若是知道也会很欣慰的。
相关阅读
1 孟浩然诗风的 “清淡”
孟浩然清淡诗风的形成与其人生的失意、落寞有很大的关系,在山水田园之中,诗人表达了对平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和现实生活的不满。 在唐代诗人中,孟浩然也许不及李白 【查看全文】
2 《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孟浩然孟浩然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孟浩然全诗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 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 出谷 【查看全文】
3 有关孟浩然的古诗20首导语:古体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所有古体诗都是按照诗句的字数分类。四字一句的称四言古诗,简称四古;五字一句的称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字一句的称七言古诗 【查看全文】
4 送孟浩然之广陵读后感【读后感一】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几句诗相信大家一定还记得。没错,这首诗正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我第一次读这首 【查看全文】
5 宿建德江孟浩然翻译导语: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下面是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原文及相关资料。 【查看全文】
6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鉴赏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一首投赠之作,诗人希望时任中书令的张九龄予以援引,但是,诗人却没有直说,而是通过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