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孟浩然全诗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
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
出谷未亭午,至家已夕曛。
回瞻下山路,但见牛羊群。
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
衡门犹未掩,伫立待夫君。
【赏析】
出谷未亭午,到家已夕曛”,是说未午离观,傍晚还家。说明路途不是很远。由诗题可以知道,诗人与王白云结伴同游,途中两人走失,直到回家,才发现“王白云在后”。弄得孟浩然伫立“衡门”(简陋的门,语出《诗经·陈风》),大为着急——虽然诗中没有明说。
因此,全诗从第二联起,在写景中就充溢着一种企盼之情。“回瞻下山路,但见牛羊群”,回首归路只见牛羊,是指不见王先生的影儿。诗人化用《诗经·王风·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牛羊下来”之语,十分微妙地暗示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的盼望归来之意。“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则是无所依傍的写景。樵夫隐没于夜色,草虫吞声于深秋,一失影,一失声,透露出的都是若有所失的神情。“衡门犹未掩”,是因为之子犹未归。于是先归者还在怅望,“伫立待夫君”。“夫君”,如同“之子”,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您这位老先生”,一种发生在亲友之间的关切加埋怨,情见乎辞。
“淡到看不见诗”,是现象。“真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的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地分散在全篇中”(闻一多),这才是孟诗的本质。
相关阅读
1 春晓·孟浩然诗歌鉴赏
《春晓》由孟浩然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是一首惜春诗,诗人抓住春晨生活的一刹那,镌刻了自然的神髓,生活的真趣,抒发了对烂漫醉人春光的喜悦,对生机勃勃春意的酷 【查看全文】
2 孟浩然的资料孟浩然(689~740) 唐代诗人,汉族。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襄阳南门外背山临江之涧南园有他 【查看全文】
3 孟浩然古诗《送朱大入秦》赏析《送朱大入秦》这是一首送别诗,朱大名去非。它表现了双方平素的仗义相期,令人咀嚼,转觉其味深长。浩然性格中也有豪放的一面。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孟浩然古诗《送朱大入秦》赏 【查看全文】
4 《济江问舟中人》孟浩然济江问舟中人 孟浩然 潮落江平未有风, 扁舟共济与君同。 时时引领望天末, 何处青山是越中。 孟浩然诗鉴赏: 首句以景入题,一句三景,描绘了他登舟渡江时的自然环境。诗人在杭 【查看全文】
5 《宿建德江》孟浩然诗词赏析《宿建德江》 年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简介】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汉族,襄州襄阳(今湖北襄 【查看全文】
6 《听郑五愔弹琴》孟浩然全诗赏析郑五愔,即郑愔。排行第五。阮籍为三国时魏人,博极群书,嗜酒,善弹琴。步兵厨营人善酿酒,藏有酒三百斛,他就请求到那儿当步兵校尉。 听郑五愔弹琴 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