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登万山寄张五》孟浩然

发布时间:2016-07-26 00:00

  《秋登兰山寄张五》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被选入《唐诗三百首》。此诗写的是清秋季节登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下是小编分享的《秋登万山寄张五》孟浩然,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

  秋登兰山寄张五⑴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⑵。

  相望试登高⑶,心随雁飞灭⑷。

  愁因薄暮起⑸,兴是清秋发⑹。

  时见归村人⑺,沙行渡头歇⑻。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⑼。

  何当载酒来⑽,共醉重阳节⑾。

  【注释】

  ⑴兰山:一作“万山”。万山,一名汉皋山,又称方山、蔓山,在湖北襄阳西北十里。张五:一作“张子容”,兄弟排行不对,张子容排行第八。有人怀疑张五为张八之误。

  ⑵“北山”二句:晋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这两句由此变化而来。北山:指张五隐居的山。北:一作“此”。隐者:指张五。

  ⑶相望:互相遥望。试:一作“始”。

  ⑷“心随”句:又作“心飞逐鸟灭”、“心随飞雁灭”、“心随鸟飞灭”等。

  ⑸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楚辞·天问》:“薄暮雷电,归何忧?厥严不奉,帝何求?”

  ⑹清秋:明净爽朗的秋天。晋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诗:“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一作“清境”。

  ⑺归村人:一作“村人归”。

  ⑻沙行:一作“沙平”,又作“平沙”。渡头:犹渡口。过河的地方。

  ⑼“天边”二句:隋薛道衡《敬酬杨仆射山斋独坐》中有:“遥原树若荠,远水舟如叶。”这两句似是据此变化而成。荠:荠菜。洲:又作“舟”。

  ⑽何当:商量之辞,相当于”何妨“或”何如“。

  ⑾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之极。九月九日故称“重九”或“重阳”。魏晋后,习俗于此日登高游宴。

  【白话译文】

  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

  我试着登上高山是为了遥望,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

  忧愁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

  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

  远看天边的树林活象是荠菜,俯视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弯月。

  什么时候你能载酒到这里来,重阳佳节咱们开怀畅饮共醉。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题中的“张五”指谁,历来有争议。一说指张諲。张諲曾隐居于襄阳东南三十里的鹿门山。孟浩然园庐在岘山附近,北对万山(一说兰山),因登临以望张五,并写此诗寄意。

  【赏析】

  这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全诗情随景生,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浑为一体。“情飘逸而真挚,景情淡而优美。”诗人怀故友而登高,望飞雁而孤寂,临薄暮而惆怅,处清秋而发兴,希望挚友到来一起共度佳节。“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细细品尝,够人玩味。

  开头二句从晋代陶弘景《答诏问山中何所有》诗脱化而来,点明”自怡悦“,为登高望远的缘由之一。

  三四两句起,进入题意。“相望”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由思念而登山远望,望而不见友人,但见北雁南飞。这是写景,又是抒情,情景交融。雁也看不见了,而又近黄昏时分,心头不禁泛起淡淡的哀愁,然而,清秋的山色却使人逸兴勃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是写从山上四下眺望。天至薄暮,村人劳动一日,三三两两逐渐归来。他们有的行走于沙滩,有的坐歇于渡头。显示出人们的行动从容不迫,带有几分悠闲。再放眼向远处望去,一直看到“天边”,那天边的树看去细如荠菜,而那白色的沙洲,在黄昏的朦胧中却清晰可见,似乎蒙上了一层月色。

  这四句诗是全篇精华所在。在这些描述中,作者既未着力刻画人物的动作,也未着力描写景物的色彩。用朴素的语言,如实地写来,是那样平淡,那样自然。既能显示出农村的静谧气氛,又能表现出自然界的优美景象。正如皮日休所谓:“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涵涵然有云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沈德潜评孟诗为“语淡而味终不薄”,实为孟诗的重要特征之一。这四句诗创造出一个高远清幽的境界,同“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等诗的意境,是颇为近似的。这也代表了孟诗风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照应开端数句。既明点出“秋”字,更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从而显示出友情的真挚。


相关阅读
1 孟浩然生平六大阶段

导语: 孟浩然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他的一生大致分为六个阶段。下面是小编为你搜集整理的相关资料,更多内容请留意应届毕业生网。 诗文少年 唐永昌元年(689年),孟浩然出 【查看全文】

2 孟浩然研究的现在与将来

受访者:王辉斌(1947— ),字靖华,号竟陵居士,湖北天门人。著名学者,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专家。现任襄樊学院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并任中国孟浩然研究会会长,中国李白研 【查看全文】

3 孟浩然《耶溪泛舟》鉴赏

耶溪泛舟 孟浩然 落景余清辉,轻桡弄溪渚。 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 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 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 【注释】 耶溪:即若耶溪,今浙江绍兴以南,相传为西 【查看全文】

4 孟浩然诗作资料

导语: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他主要写山水诗,是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之一。下面是孟浩然的相关资料。(更多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 【作品特点】 孟浩然是唐 【查看全文】

5 古诗三首(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回乡偶书)导学案

教学目标 : 1.理解三首古诗,结合注释或查字典、词典,了解诗句意思。 2.多诵读,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3.了解诗人怎样在写景、叙事中抒发情感。 教学过程 : 第一 【查看全文】

6 孟浩然《入峡寄弟》

《入峡寄弟》 年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吾昔与尔辈,读书常闭门。未尝冒湍险,岂顾垂堂言。 自此历江湖,辛勤难具论。往来行旅弊,开凿禹功存。 壁立千峰峻,潈流万壑奔。我来凡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