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是个很有才华的一名诗人,他所写的边塞诗有独特的风格,并被人们时代传颂。 【诗人简介】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
未完,继续阅读 >【诗人简介】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
未完,继续阅读 >王昌龄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其中一首边塞诗,欢迎阅读。 《出塞二首其二》 朝代:唐代 诗人:王昌龄......
未完,继续阅读 >全诗意境雄浑,格调昂扬,语言凝炼明快。全诗如下: 《出塞二首其一》 朝代:唐代 诗人: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
未完,继续阅读 >诗人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第二首诗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刚刚结束时的情景,寥寥数笔,生动地描绘......
未完,继续阅读 >明代诗人李攀龙甚至推奖它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杨慎编选唐人绝句,也列它为第一。诗人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他只是选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画面来揭示士卒的......
未完,继续阅读 >摘 要: 王昌龄的边塞诗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表现力。既反映了盛唐时代的主旋律,又对边塞风光及边关战场场景进行细致描写,同时能够捕捉到将士细腻的......
未完,继续阅读 >【诗人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
未完,继续阅读 >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以下是王昌龄的 《从军行 其四》,和小编一起欣赏吧! 《从军行 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未完,继续阅读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做,《出塞》是乐府旧题。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出塞》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下......
未完,继续阅读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作于作者被贬为江宁县丞时。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未完,继续阅读 >【作者介绍】 王昌龄(698约757)唐代诗人。字少伯,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公元734年(开元二十二年)中博学宏词,授汜水(今河南荥......
未完,继续阅读 >【作者介绍】 王昌龄(698约757)唐代诗人。字少伯,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公元734年(开元二十二年)中博学宏词,授汜水(今河南荥......
未完,继续阅读 >《从军行 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 【作者介绍】 王昌龄(698约757)唐代诗人。字少伯,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公元......
未完,继续阅读 >人们谈及唐诗,首先要谈到盛唐。那短暂的半个世纪,竟是那样万象含蕴,诗情激荡;扬翊风骚,群彦汪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王昌龄诗歌与诗学研究,欢迎阅读。 【诗人简介】 刘禹......
未完,继续阅读 >王昌龄《从军行》组诗第五首,是以诗歌形式取得成功的。全诗如下: 《从军行 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 【注释】 从......
未完,继续阅读 >《王昌龄集编年校注》是2000年由巴蜀书社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昌龄。 【诗人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又自言系出中山。其......
未完,继续阅读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作于作者被贬为江宁县丞时。第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离别的情景。全诗如下: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未完,继续阅读 >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描写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变化的一首闺怨诗。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人们觅封侯的重要途径。诗中的闺中少妇和她的丈夫对这一道路也同......
未完,继续阅读 >明代诗人李攀龙甚至推奖它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杨慎编选唐人绝句,也列它为第一。 出塞二首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骝马新跨白......
未完,继续阅读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
未完,继续阅读 >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描写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变化的一首闺怨诗。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人们觅封侯的重要途径。诗中的闺中少妇和她的丈夫对这一道路也同......
未完,继续阅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一首七绝。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
未完,继续阅读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作于作者被贬为江宁县丞时。第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离别的情景。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
未完,继续阅读 >诗人介绍 王昌龄(公元698-756年)字少伯,汉族,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
未完,继续阅读 >诗人简介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
未完,继续阅读 >王昌龄 王昌龄(公元698-756年)字少伯,汉族,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
未完,继续阅读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观月怀友的古体诗,写得恬淡悠远。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淡水......
未完,继续阅读 >《从军行七首其四》表现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 从军行七首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
未完,继续阅读 >《采莲曲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这两首诗主要描写了采莲女子的美貌,都具有诗情画意。 采莲曲二首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
未完,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