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写景七绝。作者任滁州剌史时,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此诗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还蕴含了诗人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与忧伤情怀,也就是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的不平。
原文: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赏析:
滁州城的西门外有一条西涧,俗名上马河,环境幽美。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常去游赏、赋诗,还在涧边种了柳树。这首诗就是他即景之作。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这两句泛写暮春景物。暮春时节,诗人漫游来到涧边。此时花已凋落,只剩下一片碧绿清香的幽草,在树丛深处传来黄莺的鸣叫声。别有会心的诗人,独怜幽草,无意听黄莺歌唱,流露出恬淡的心情。接着,后面两句写傍晚景色。“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潮上涨,傍晚又下了一场急雨,流水愈加湍急,古渡口看不到人迹,只见一只小船,悠然自在地横在岸边。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荒野古渡幽静而有生趣的景象,反映出诗人闲适自得的心情。
末句:“野渡无人舟自横”。意境幽深渺远,向为人们称道据说北宋宣和年间,画院招考画师,考题就是“野渡无人舟自横”。各画师接到题目后,无不精心构思,大家都绞尽脑汁考虑怎样才能更好地表现出“无人”之境。经过评选,有一幅名列榜首,被贴出来以供观赏。原来这幅画在构图上比别的画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别的画无论构思、设色怎样不同,却都只是按原诗句字面的意思,画了一个幽静的古渡口横着一只空船,表明“无人”。而这幅画的作者却独具匠心,在空船头上添上一只小鸟。这样一来,不但颇具说服力地表明“无人”,而且表现出幽深无人之境中的生趣一下子在意境上就高出众作许多。这正是韦应物的诗意所在。大家看了画后,都认为这位作者深得韦应物的诗魂,将其画名列榜首,当之无愧。
相关阅读
1 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友》阅读答案
引导语:《淮上喜会梁川故友》写久别十年之后的故人,忽然在淮水重逢的喜悦之情,感慨至深。下面我们来做一下这首诗的阅读训练。 淮上喜会梁川故友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 【查看全文】
2 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译文韦应物的《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诗人联想到世事的难测,写得很有情致,也吐露了自己被罢官以后的心情。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⑴ 凄凄去亲爱⑵,泛泛入烟雾 【查看全文】
3 韦应物《休假日访王侍御不遇》阅读答案韦应物的《休假日访王侍御不遇》透露出的对友人的钦慕之情宛然可见,韦作构思之妙,于此可窥一斑。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 【查看全文】
4 滁州西涧 韦应物ppt韦应物是一位十分重要的诗人,要想了解他,主要得依靠其诗作。下面是应届毕业生文学网的小编和大家分享的韦应物的这首诗-《滁州西涧》,欢迎阅读。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 【查看全文】
5 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全文及赏析《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此诗写作者在乘船离开广陵(今江苏扬州)赴任洛阳(今属河南)的途中,对友人元大的离别之情。首联写别离之初发;颔联写友人乘舟归 【查看全文】
6 《春游南亭》韦应物韦应物的《春游南亭》以清丽的语言描绘了南亭附近明媚如画的早春景物,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深得山水神韵,并表达了作为一个地方官吏治世利民应有的责任感。 春游南亭① 川明气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