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曹》一脉贯通,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赋得暮雨送李胄⑴
楚江微雨里⑵,建业暮钟时⑶。
漠漠帆来重⑷,冥冥鸟去迟⑸。
海门深不见⑹,浦树远含滋⑺。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⑻。
【注释】
⑴赋得:分题赋诗,分到的什么题目,称为“赋得”。这里分得的题目是“暮雨”,故称“赋得暮雨”。李胄,一作李曹,又作李渭,其人,其事,以及他与韦应物的关系,似已无考。从此诗看,想必两人的交谊颇深。
⑵楚江:指长江,因长江自三峡以下至濡须口,皆为古代楚国境。
⑶建业:今江苏南京。战国时亦楚地,与楚江为互文。暮钟时:敲暮钟的时候。
⑷漠漠:水气迷茫的样子。
⑸冥冥:天色昏暗的样子。
⑹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市。
⑺浦:近岸的水面。含滋:湿润,带着水汽。滋,润泽。
⑻沾襟:打湿衣襟。此处为双关语,兼指雨、泪。散丝:指细雨,这里喻流泪。晋张协《杂诗》:“密雨如散丝。”
【白话译文】
楚江笼罩在细细微雨里,建业城正敲响暮钟之时。
雨丝繁密船帆显得沉重,天色错暗鸟儿飞得迟缓。
长江流入海门深远不见,江边树木饱含雨滴润滋。
送别老朋友我情深无限,沾襟泪水象江面的雨丝。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虽是送别,却重在写景,全诗紧扣“暮雨”和“送”字着墨。
首联“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起句点“雨”,次句点“暮”,直切诗题中的“暮雨”二字。“暮钟时”,即傍晚时分,当时佛寺中早晚都以钟鼓报时,所谓“暮鼓晨钟”。以楚江点“雨”,表明诗人正伫立江边,这就暗切了题中的“送”字。“微雨里”的“里”字,既显示了雨丝缠身之状,又描绘了一个细雨笼罩的压抑场面。这样,后面的帆重、鸟迟这类现象始可出现。这一联,淡淡几笔,便把诗人临江送别的形象勾勒了出来,同时,为二、三联画面的出现,涂上一层灰暗的底色。
下面诗人继续描摹江上景色:“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细雨湿帆,帆湿而重;飞鸟入雨,振翅不速。虽是写景,但“迟”、“重”二字用意精深。下面的“深”和“远”又着意渲染了一种迷蒙暗淡的景色。四句诗,形成了一幅富有情意的画面。从景物状态看,有动,有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帆来鸟去为动,但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振翅,这又显出相对的静来;海门、浦树为静,但海门似有波涛奔流,浦树可见水雾缭绕,这又显出相对的动来。从画面设置看,帆行江上,鸟飞空中,显其广阔;海门深,浦树远,显其邃邈。整个画面富有立体感,而且无不笼罩在烟雨薄暮之中,无不染上离愁别绪。
景的设置,总是以情为转移的,所谓“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吴乔《围炉诗话》)。诗人总是选取对自己有独特感受的景物入诗。在这首诗里,那冥冥暮色,霏霏烟雨,固然是诗人着力渲染的,以求与自己沉重的心境相吻合,就是那些用来衬托暮雨的景物,也无不寄寓着诗人的匠心,挂牵着诗人的情思。海门是长江的入海处。南京临江不临海,离海门有遥遥之距,海门“不见”,自不待言,此处并非实指,而是暗示李曹的东去,就视觉范围而言,即指东边很远的江面,那里似有孤舟漂泊,所以诗人极目而视,神萦魂牵。
然而人去帆远,暮色苍苍,目不能及;但见江岸之树,栖身于雨幕之中,不乏空寂之意。无疑这海门、浦树蕴含着诗人怅惘凄戚的感情。诗中不写离舟而写来帆,也自有一番用意。李白的名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是以离帆入诗的,写出了行人远去的过程,表达了诗人恋恋不舍的感情。此诗只写来帆,则暗示离舟已从视线中消失,而诗人仍久留不归,同时又以来帆的形象来衬托去帆的形象,而对来帆的关注,也就是对去帆的遥念。其间的离情别绪似更含蓄深沉。而那羽湿行迟的去鸟,也正是远去行人的写照。
相关阅读
1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韦应物
韦应物的《淮上喜会梁州故人》写相聚、痛饮和欢笑,写环境、形貌和心思,是诗的主体。全诗结构细密,情意曲折,重点突出,韵致悠远。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⑴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 【查看全文】
2 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州故人》引导语:《淮上喜会梁州故人》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写相聚、痛饮和欢笑,写环境、形貌和心思,是诗的主体。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 【查看全文】
3 《采玉行》韦应物韦应物的《采玉行》主要反映采玉工人的痛苦生活,表现出浓厚的悯农情绪。 采玉行 官府征白丁,言采蓝溪玉。 绝岭夜无家,深榛雨中宿。 独妇饷粮还,哀哀舍南哭。 【赏析】 陕西 【查看全文】
4 韦应物《观田家》阅读答案引导语:《观田家》是唐代诗人韦应物所写的一首描写农家生活的五言律诗。客观真实地展示了田家生活的凄楚与悲哀。 观田家 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 【查看全文】
5 韦应物《简卢陟》解读引导语:唐代诗人韦应物火爆起来了。因其《简卢陟》的末尾两句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引起广大网友踊跃参与作诗,今天就来解读一下这首诗。 韦应物《简卢陟》解读 杜华平 近 【查看全文】
6 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赏析《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是韦应物的作品。全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诗人联想到世事的难测,写得很有情致,也吐露了自己被罢官以后的心情。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韦应物 凄凄去亲 【查看全文】